【鞋·將】Kyrie 4 一雙完全為變向而生的球鞋

體壇+記者董倡碩報道
在NBA的賽場上,不只是球員的表現,球員腳下的球鞋同樣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隨著球鞋技術的日新月異,球員腳下的鞋也更頻繁地成為著外界的關注點。于是,我們專門設立了【鞋·將】欄目,每個星期天的下午,我們都會在這里向您講述球鞋背后的故事。
對于這個周末來說,歐美鞋圈內最大的一件事情或許就是Kyrie4的登場了。在北京時間12月16日主場對陣爵士的比賽中,歐文上腳最新個人簽名鞋Kyrie 4 Confetti(彩帶),驚艷北岸花園。而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雙球鞋的故事。
Kyrie 4的設計師名為Benjamin Nethongkome(下文稱本杰明),出生于泰國的他早在10歲時便隨著父母移居美國邁阿密。初中畢業之后,對設計頗有興趣的本杰明進入了當地的設計和建筑高中,并逐漸接觸到球鞋的設計,隨后到底特律進一步研修,并在Nike和Jordan Brand團隊實習,期間,曾經參與過科比系列球鞋Kobe Mentality 2和Mamba Rage等球鞋的設計。畢業之后,由于出色的業務能力,接過了LeoChang手中的接力棒,正式成為kyrie系列的主設計師。
“設計文4,我壓力很大,不過好在歐文一直陪我度過了整個設計過程,他很好地給出了自己的意見,我感覺很不錯。”本杰明在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說道。
在接過文4設計的大旗之后,本杰明便開始關注歐文的比賽與特點。對于擅長使用連續變向來獲得突破空間的歐文來說,他的技術動作往往會讓球鞋與地面的夾角異于常人,所以,歐文球鞋的外底與側面的包裹便成為球鞋設計的重中之重,
而在文4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本杰明沿用了LeoChang在前三代中的設計語言,夸張的外底一直包裹到球鞋的側面,讓歐文在變向與加速時,即便球鞋與地面的夾角過小,也能夠最大程度上獲得所需的抓地力。
除此之外,鞋底部分最引人注目的地方還要數到這個從腳尖貫穿到后跟的閃電形“裂縫”,Nike將其命名為“Flex Groove”。這個閃電形裂縫可并不是為了好看,它直接將球鞋的外底分為兩半,讓球鞋鞋底在歐文變向時更加容易彎折,在獲得更多接觸面積的同時,還能夠通過伸縮性為歐文在變向后提供更快、更迅猛的加速反饋,可以說,整個球鞋,就是為變向而生。
配置方面,后掌依然是核心的Zoom Air氣墊單元,而中底的發泡材質也由廣受詬病的Phylon升級為Cushlon。鞋面方面,包裹外底的鋸齒尖直接由Flywire飛線連接,鞋子的包裹性大幅度上升。
日前,除了歐文昨天上腳的Confetti和今天對陣灰熊時穿著的薄荷綠配色,包括首發的黑白配色和頗具東方色彩的中國年配色也將陸續登場。目前,Kyrie 4的官方售價為899,團隊配色市場價格會在700元左右,而像彩帶和中國年這樣的特殊配色,價格則會突破千元大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