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德國因何成難民天堂 很多球星曾是難民出身

今年,歐洲經歷了二戰以來最大的難民潮。德國等歐洲國家是否應該、又是否有能力接納來自西亞和北非戰亂地區的大批難民,引發了巨大關切和爭議。連日來,歐洲足球界對難民頻伸援手,表現出極大善意。足壇對難民話題并不陌生,很多知名球星便是難民出身。如果當年他們未被西方主流社會接納,或許我們也就無緣欣賞他們在球場上的風采。
難民出身的球星,在歐洲足壇大有人在。小時候飽受戰亂之苦,顛沛流離,通過個人奮斗在歐洲名門站穩腳跟,乃至奪取歐冠獎杯,這樣的故事并不少見。
波黑戰爭難民
活下來,謝母親管得嚴
難民出身的球星,相當部分是受1992至1995年波黑戰爭的影響而來到歐洲主流社會,薩利哈米季奇便是典型。這位波黑球星出生在前南斯拉夫的亞布拉尼察,曾為前南的U15和U16國青隊效力。1992年波黑戰爭爆發后,15歲的他離開祖國到了漢堡,進入漢堡青年隊,后在拜仁效力9年,是2001年問鼎歐冠的主力。
薩利不久前還描述了逃亡經歷,“戰爭前線就在離我家鄉20公里的地方。那真是不同尋常的經歷,我們先是開車到了克羅地亞,再從那里坐大巴去德國。我只帶了一個背包,坐在一輛去多特蒙德的大巴上,在邊境還遇到檢查,幸運的是我們被放行了。”
皇馬球星莫德里奇出生于克羅地亞扎達爾的近郊,此后塞族部隊占領了克羅地亞絕大多數地區并殺害了莫德里奇的祖父。1992年,7歲的莫德里奇開始了難民生涯,好在他的足球才華未被埋沒,從熱刺到皇馬并最終成為歐冠冠軍。
薩利哈米季奇和莫德里奇都是戰爭一開始便逃離,出生在薩拉熱窩的哲科就沒那么幸運了,他也因此更深刻地體會了戰爭的殘酷。哲科至今回想起來都感到后怕:“是母親救了我一命,當時她沒允許我離開家去踢球。幾分鐘后,一顆手榴彈爆炸了,我的很多朋友在那一天失去了生命。”直到18歲時,哲科才去了捷克。一路走來,他已將德甲和英超冠軍以及德甲金靴、波黑隊歷史頭號射手等榮譽收入帳下。
科索沃難民
會踢球,救全家
瑞士這個移民國家,受益于政府相對寬松的移民政策,足球水平顯著提高。瑞士國家隊中,已有多名科索沃難民的身影,貝赫拉米便是一例。他5歲時隨父母逃難到瑞士,成為非法移民,警方兩次試圖將其一家驅逐出境,多虧他足球才能突出,12歲時進入瑞士國家足球青訓中心,才幫助全家獲得瑞士護照。
貝赫拉米的國家隊隊友沙奇里、扎卡也是來自科索沃。沙奇里1歲時隨家人來到巴塞爾,扎卡則是在父母逃到瑞士后出生。他們宣稱為代表瑞士隊出場而自豪,盡管瑞士社會對科索沃阿族存在偏見,但沙奇里從不避談故鄉和那里的文化,“我是一個科索沃阿爾巴尼亞人。作為穆斯林,我不怎么過圣誕。”扎卡也說:“在球隊大巴上聽什么歌?阿爾巴尼亞歌曲!”
與扎卡的經歷有些類似的還有亞努扎伊。這位剛從曼聯租借加盟多特蒙德的小將是難民后裔,他本人出生在布魯塞爾,父母則均是出生在科索沃的阿爾巴尼亞裔人。1992年時,全家逃亡到了比利時。至今,亞努扎伊每年夏天還會到科索沃看望那里的親人。
當然,這些巴爾干地區難民今后想在歐洲尋求庇護已不那么容易。德國政府預計到2015年底,德國將收到80萬份避難申請,達到二戰后的最高值。德國外長施泰因邁爾說,德國的難民40%左右是來自西巴爾干國家,但目前德國已將科索沃、阿爾巴尼亞和黑山列為安全地區,這些并非為逃避戰火的難民將很難獲得避難許可,面臨被遣返的命運。目前德國政府接收的難民,主要是來自敘利亞、利比亞、非洲之角以及阿富汗地區。
非洲難民
怎么證明我媽是我媽?
非洲是難民另一大源地,這兩年在英超聲名鵲起的貝拉希諾是布隆迪難民,其父死于布隆迪內戰。為了躲避戰火,貝拉希諾10歲時只身一人來到英國,為的是尋找已在伯明翰獲得庇護的母親和兄姐。抵達英國之初,貝拉希諾沒能找到家人,被收容所收留。后來得知母親下落,移民局官員卻懷疑其中有詐,貝拉希諾接受了DNA檢測,才證明了他媽是他媽。
這兩年被切爾西四處外租的邊鋒摩西,則生于尼日利亞的拉各斯,那里活躍著著名的恐怖組織博科圣地。摩西的父親是一名天主教神父,摩西11歲時,父母被伊斯蘭教徒殺害。此后摩西的叔叔帶著他到了倫敦,足球重新給他帶來了歡樂。
今夏天價加盟利物浦的本特克,則出生在民主剛果首都金沙薩。20年前因戰爭之故,他的父親帶著家人逃離剛果,去了比利時的列日。本特克的才華很快被發現,成為了職業球員。他再未踏上過剛果土地,現已效忠比利時隊。
苦孩子有錢了做扶貧大使
“我們應給難民更多更專業的援助。”曾是難民的多特蒙德中衛蘇博蒂奇,小時候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這讓他更能理解難民和其他窮苦人的處境,他總是盡最大努力為他們提供幫助。
蘇博蒂奇出生在前南斯拉夫的巴尼亞盧卡,5歲時為了躲避戰火,他和家人一起到了德國。剛到德國的蘇博蒂奇還跟著媽媽一起幫人打掃過房間。7歲時,蘇博蒂奇開始跟隨當地一家俱樂部進行訓練,難民家庭的凝聚力是相當強大的,在那里,蘇博蒂奇和許多與自己有著類似背景的孩子們共同成長。
德國的難民享受著良好待遇,但這并不意味著蘇博蒂奇一家就再無煩惱。90年代末,蘇博蒂奇和家人在德國的居留到期,為避免被遣返,一家人于1999年去了美國,在那里蘇博蒂奇接受了系統的足球訓練,終在2006-07賽季加盟美因茨。目前蘇博蒂奇持有德國、美國、波黑和塞爾維亞四本護照。蘇博蒂奇入選過美國U17青年隊,事實上2008年時,蘇博蒂奇還要為代表美國、塞爾維亞、波黑還是德國隊參加國家隊比賽而煩惱,最終他選擇了安蒂奇執教的塞爾維亞。
事業發達后,蘇博蒂奇收獲了名利,他想的是如何為窮苦人做點什么。在其他球員利用夏天假期紛紛度假時,蘇博蒂奇會帶著他昔日的那些難民小伙伴前往貧窮的非洲,莫桑比克和埃塞俄比亞等國家都留下過他的足跡。在那些地方,蘇博蒂奇基金會專注于為干旱地區打井,以幫助當地人喝上干凈的飲用水,同時,蘇博蒂奇還會在當地學校與窮人家的孩子們交流成長心得。
上周三,多特蒙德與圣保利進行了一場主題為“歡迎難民”的友誼賽,有大約1000名難民受邀到現場觀看了比賽。而賽前球員領入場內的球童,也是出自難民家庭。蘇博蒂奇說:“一想到難民來到德國后所受到的歡迎,我就激動不已。”
上周末,一輛滿載著4000名難民的火車抵達了多特蒙德,蘇博蒂奇認為,雖然德國政府和民眾在難民問題上已經做出了很大努力,但還有很大提升空間,應該為難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環境。
德國因何成為難民天堂?
從人道主義角度出發,歐洲足壇各大俱樂部都對難民表現出了友善態度:皇馬、巴黎圣日耳曼和拜仁為難民捐款100萬歐元,羅馬捐款50萬,拜仁還建立了難民足球訓練營;巴薩與馬競在上輪的西甲焦點戰中身穿特制的“幫助難民”的T恤入場;阿森納打出了歡迎難民的橫幅,并宣布將部分門票收入捐給難民……
但是,歐洲各國對待難民的立場并不相同,德國無疑成為了難民最偏愛、也對難民最包容的國家。德國很多俱樂部做出了積極響應:兩大夙敵漢堡與圣保利的球迷組織到一起,聯合對抗極右勢力反難民的游行;各個賽場都飄揚著“歡迎難民”的橫幅,杜塞爾多夫和法蘭克福等俱樂部都邀請難民到現場觀看比賽……相對排外的德國在這次歐洲難民潮中表現出如此開明的態度,有著歷史和現實的原因。
從近一個世紀德國的歷史來看,無論是一戰還是二戰期間,都有大批的德國人,尤其是德國的猶太人,逃離德國到其他國家尋求庇護。為戰爭罪行贖罪之說在德國較為普遍,一個年近七旬的德國清潔工都有這種覺悟:“我們侵略別國,做過很多可怕的事,該是我們治療別人傷痛的時候了。”此外,兩德統一之前,也有很多東德難民通過各種途徑到西德避難。而今,當大批難民涌向德國時,一向站在道德制高點的德國人,實在說不出“拒絕”二字。而對難民而言,德國這個歐洲經濟最發達且福利較好的國家,自然也有著特殊的吸引力。
當默克爾在面對難民問題時宣稱“我們辦得到!”時,德國人熱血沸騰,自豪不已,掀起了一股新的愛國主義熱潮——作為二戰戰敗國,作為一個對希臘經濟援助表現冷漠的國家,默克爾也的確需要這股熱情來提高民族自豪感,并重塑負責任大國的形象。
德國之外的歐洲,都在以異樣目光看著德國。無論倫敦、哥本哈根、華沙、布拉格還是布達佩斯,都想著一件事:難民不是不能接受,但如果德國人又瘋了,請別拉著我們一起發瘋。
關于難民問題的爭論,在傳統媒體上表現得不多,即便快被難民問題逼瘋了的巴伐利亞州州長,也只能質疑默克爾的決定缺少與各州協商,而不敢也不能做出拒絕難民的表態。
但網絡上,爭論非常激烈:德國有無能力接納如此多難民?對德國社會福利會產生多大影響?難民如何融入德國社會?一名31歲的女子就曾在臉書發布“難民在強奸一女子后割下其耳朵”的假消息,面臨法律訴訟。難民的增多,會為德國帶來很多實際問題,比如說在漢堡,房價每年基本以2%至3%的速度上漲,但假如旁邊有個難民營,那房價馬上就下跌了。
過去數周,僅慕尼黑就涌進了6.3萬難民,不少難民晚間住在火車站。隨著大批難民涌入,德國政府也逐漸有了吃不消的感覺。上周末德奧之間火車停駛,德國宣布重新進行德奧之間的邊境控制。以前在德國居住的難民,不但管吃管住,每個月還有零用錢,但默克爾已宣布不會再為難民發錢,而是只提供實物援助。
難民的大批到來,會對歐洲的政治格局產生重要影響。荷蘭曾是歐洲對難民最寬容的國家,但難民的大批涌入,令該國不堪重負,排外的右翼勢力趁機崛起,有可能在即將進行的大選中獲勝。在德國,也已發生了多起極右人士縱火焚燒難民營的事件,因此難民問題在整個歐洲都只是剛剛開始,還遠未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