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龍2015年翻身為王力壓張繼科 里約之爭將慘烈化

葡萄牙里斯本,國際乒壇一年一度的收官大戰落下帷幕,中國隊依舊是最大的贏家:在所參加的項目中沒有讓金牌旁落。而在這支拿金牌拿到手軟的國字號隊伍中,這一年中最大的贏家無疑是男隊的馬龍和女隊的丁寧,這一年男女隊內部的競爭軌跡,很像一部以“翻身”為主題的大片。
成功詮釋“翻身”滋味的第一人,無疑是馬龍。在里斯本的國際乒壇的頒獎典禮上,他首奪“年度最佳男運動員”的稱號。這個最有價值的獎項無疑是對他這“堪稱完美”的一年最好的褒獎,就連國字號總教頭劉國梁都不吝贊美:2015年是“馬龍年”。
這一年里,蘇州是馬龍翻身的起點。這個長期位居乒聯排行榜頭名的國家隊隊長終于實現了“打滿七場”的愿望,雖然在決賽中,他沒能等到和最期待戰勝的老對手張繼科的殊死一戰,但即使面對黑馬方博,馬龍一拍一板間表達著都是“這個冠軍我必須拿”的堅定信念。4比2拿下對手,在等待了7年之后,馬龍在自己的第五次世錦賽單項賽中,終于拿到了為自己證明的這枚分量最重的金牌。也幫助中國隊將“圣伯萊德杯”連續第六次留在了中國,這個冠軍也基本為馬龍鎖定了明年里約的一張奧運會入場券。
之后的天地,依舊貼著馬龍的標簽。在年度另一項“乒乓球三大賽世界杯的決賽中,他全面壓制著小自己9歲的樊振東,讓對手沒能沖擊成功孔令輝當年保持的最年輕男單世界冠軍紀錄,第二次奪得世界杯男單冠軍的馬龍在一年內用兩個分量最重的冠軍讓自己徹底翻身,而一年內能實現問鼎世錦賽和世界杯兩項冠軍,在之前只有佩爾森、孔令輝和張繼科做到過。
在國乒這支隊伍中,馬龍和張繼科一直被譽為“雙子星”,這一年在馬龍閃耀之時,現役男隊中唯一一位大滿貫得主的張繼科卻有著另一番軌跡,蘇州世錦賽上,“潛在殺手”復發的腰傷讓張繼科沒能實現三連冠的壯舉,之后他的經歷有些“屋漏偏逢連夜雨”的折磨,和魯能俱樂部之間的矛盾也讓他在數輪乒超聯賽中作壁上觀,無球可打。一邊是對手士氣正盛,功力連漲,一邊卻是自己內損外耗,這般“此消彼長”的被動,只能看張繼科如何在掙扎的泥潭中自救。
相比于男隊馬龍翻身后“一人獨大”的局面,女隊的競爭勢頭也有翻身之意味。倫敦奧運會之后,李曉霞用兩枚金牌奠定了自己女隊一姐的位置,在競爭慘烈的國字號隊伍中,成績是考量隊員的唯一標準,于是丁寧只能含著不甘,帶著委屈重頭再來。
蘇州世錦賽,丁寧有兩次站在了懸崖邊上,浪費掉大比分領先的好局面,轉而被武楊、木子逼至決勝局,殺紅眼的“叮當貓”沒有讓自己成為冷門的主角,殺入了決賽,卻因意外扭腳成為了一場爭議的主角。但無可爭議的是,丁寧用這個分量十足的冠軍為自己搶占了通往里約大門的制高點。
類似于男隊雙子星,女隊的丁寧和李曉霞在過去這一年也是顛倒了欣喜和失落的角色,跟隨李曉霞出現的很多新聞大多都是被爆冷、傷病纏身,相似的局面曾在倫敦之前有過。
之前女隊主教練孔令輝就表示過,世錦賽冠軍的分量要占到考察隊員直通里約的近40%,丟掉冠軍的劉詩雯在下半年憋了一口氣,連追帶搶,將丁寧趕下了世界第一的寶座,在瑞典第四次拿到了世界杯女單冠軍,奪冠次數直追王楠、張怡寧。還榮膺了國際乒聯的“最佳女運動員”封號。不過,年度最佳女隊員的獎杯還沒被捧熱,劉詩雯就無常地敗在了在國乒只能算爭奪里約配角的陳夢拍下,神情黯然,而另一邊則是雙線都發揮極為穩定的丁寧。距離里約的日子越近,隊員們的表現就越具有參考價值。起起伏伏的劉詩雯、被傷病侵染戰斗力減弱的李曉霞和丁寧相比,不免也遜色三分。
當即將要告別2015年的乒壇時,當然還有一群人也不該被忽視。他們也許在里約名單的競爭中還算不上是最大熱門,甚至一年多之前,他們中的某些人還只是被小眾人所熟悉,但過去一年里。這些隊員們用亮眼的表現走到了臺前,扮演著強有力的攪局者的角色。男隊如拿到世界杯亞軍、世錦賽四強的樊振東、單打不差、雙打尤其突出的許昕,女隊則是朱雨玲和陳夢,甚至還包括實現連級跳的木子。在名單最終確定之前,所有一隊的隊員都手握著為自己爭取主動權的機會,而半年之后有關名單的揭曉,就要看教練們究竟是如何運籌帷幄了,可對隊員來說,不變的籌碼,就是一場場勝利,一個個冠軍來為自己說話。
而縱觀國乒的外敵,日本隊不得不防。本來著眼于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日本隊有一批崛起速度之快的小將,以14歲的伊藤美誠為代表。蘇州世乒賽八強、德國公開賽和白俄羅斯公開賽的女單冠軍,都讓中國女隊的主教練孔令輝不得不防:已經入選里約陣容的伊藤美誠是中國女隊的最大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