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鮑明曉:姚明應該成為中國籃協管理者

這是一個“瘋狂”的體育時代:中超大佬們揚著鈔票買買買,體育APP的淘汰速度比更新還快,參加馬拉松像買車一樣搖號,每個投身體育產業的人都想當“風口上的豬”。這種腎上腺激素狂飆的亢奮時刻,有時或許需要按一下“暫停鍵”。靜下來看看,體育發展的滾滾洪流,還有哪些“礁石”與“險灘”?邁過去,中國體育才能更健康前行。人民日報體育報請來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鮑明曉,聊聊中國體育那些事。
問:協會實體化有多難?看看足協改革就知道??邢逻@塊“硬骨頭”,您有什么招?
鮑明曉:必須得“換司機”。協會實體化的目的是專業機構、專業人才進行專業化、精細化管理。舉例來說,姚明在國際體壇、國際籃壇具有很強影響力,姚明現在也在做俱樂部的工作,但是我覺得姚明這樣人物出現的話是一個歷史機遇,姚明是不是有可能做中國籃協管理層的人員?他具備這樣的素質,他做俱樂部的老板,我覺得是中國籃球的一個損失。
比如中國籃球協會,現在的體制他進不去,必須通過協會實體化的改革這樣一個機制,協會實體化以后中國籃協代表大會就有可能把姚明這樣的人選為協會管理者,這樣對推動這個項目專業化的發展是非常重要。協會實體化對體育改革的意義,就是從業余司機轉成專業司機,四輪驅動,專業司機駕馭,中國體育會發展得更好。
(本文摘自 公眾號:人民日報社體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