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范加爾這2年打個分:風格1分 唯育人與搞笑及格

歷時兩個賽季,曼聯的范加爾時代提前結束。這兩年紅魔回歸過歐冠,捧起過后弗格森時代的第一座冠軍獎杯,但它仍然是一段失敗的重建期。沒有堅持完3年合同的荷蘭人,也很難被曼聯擁躉視為功勛主帥。他的離去甚至會讓人拍手稱快,所以他的紅魔經歷也只能得到低分。
成績:5分(滿分10)
范加爾之所以能熬到2015-16賽季結束,一個重要原因是曼聯始終距聯賽前四不遠。球迷與名宿都希望紅魔重奪英超,但獲取歐冠資格才是俱樂部底線。最終曼聯拿下第5,荷蘭人的得分自然無法及格。念在他上賽季拿到聯賽第四,又在今年捧起足總杯,徹底低分倒也不至于。
不過也僅此而已,其他方面范加爾也完全沒有能拿出手的戰績。他各項賽事總勝率僅為50%,比前任莫耶斯的52.9%還差。后者至少曾帶隊殺入歐冠16強,范加爾卻是在“上上簽小組”恥辱出局。等換到歐聯杯,曼聯對壘丹麥球隊也會客場輸球。最后對死敵利物浦更是客場完敗,讓紅魔的希望與顏面同時喪失。
風格:1分
在大多數曼聯擁躉看來,俱樂部下定決心換帥的時間還是太晚,不是因為戰績,而是他們早就受夠了荷蘭人的催眠足球。當紅魔連續11個主場上半時無法進球,就曾有“專家建議”球迷在老特拉福德先自娛自樂45分鐘再說。缺少破門,毫無意義的橫傳、回傳卻是一大堆,本賽季大部分時候看一場曼聯比賽十有八九要睡著。
本賽季曼聯總共3222次回傳,比排第2的阿森納多出276次。可槍手好歹有65粒聯賽入球,紅魔卻只破門49次。當然曼聯也不總是這樣,至少他們在2014-15賽季還是進過62球,當年范加爾曾被詬病酷愛長傳沖吊,高點費萊尼更是一度成為他的救命稻草。后來荷蘭人扔了稻草,玩起連本方球員都看不懂的迷魂陣。若不是曼聯本賽季英超并列失球最少,他的風格恐怕1分都拿不到。
轉會:2.5分
以結果而論,1分給摳中頭彩馬夏爾,1分給沒有賣掉德赫亞,0.5則是成為后防大腦的達萊·布林德。其實單純從球員買賣角度來說,范加爾和伍德沃德的合作效果并不差,兩年來除了買進孟菲斯這一筆看上去已經接近無可救藥,其他引援理論上都應該是好買賣。2014年從皇馬拿下的迪馬里亞雖然價高,但近6000萬英鎊買阿根廷邊鋒并不冤枉。2015年搶到施奈德林和施魏因施泰格同樣曾讓其他英超球隊的擁躉心生嫉妒。
可惜買得好不會用,再好的交易也白搭。巴爾德斯的故事則是另類案例,原本一心來投恩師,后來卻落得個流放預備隊的下場,范加爾的無情顯露無疑。
育人:7分
善于提拔新人可能是范加爾唯一讓紅魔擁躉由衷喜愛的特點。沒有荷蘭老帥的推陳出新,全世界球迷恐怕也不會對馬夏爾、拉什福德甚至福蘇-門薩這些名字感到熟悉。這些小將就是范加爾留給老特拉福德的財富,這一點毋庸置疑。不過前曼聯主帥的育人表現并不完美,一方面他是在球隊大面積傷病的情況下才被迫啟用新人。而傷病頻發,主帥的訓練方式也應負有一定責任。
另一方面,范加爾雖慧眼識珠,對年輕人的使用方式卻值得商榷。只顧自己戰術需要,不管小將的成長塑造,范加爾的用人時常給人這種感覺。硬把馬夏爾留在左路,讓其遠離禁區就是典型例子。
場外形象:6分
如果是由非曼聯球迷打分,范加爾的場外形象或許可以得到9分以上,因為他實在是太過歡樂,為大眾提供過不少娛樂素材。誰見過一個年過六旬的老人在球場邊說倒下就倒下?這種全球直播的“碰瓷演示”可不是隨隨便便就有機會看到。新聞發布會上的笑料更多,比如像老年癡呆一樣忘記自己球員的名字;像小學生罵戰一般指著對方說:胖子就是你;還有現場演示如何抓頭發。
紅魔擁躉大概會覺得這是恥辱,不過范加爾也有過傾倒眾生的時刻。至少在上賽季的俱樂部頒獎夜宴,荷蘭人慷慨激昂的演講還是曾經迷住不少人。等到本賽季結束,范加爾要在球迷的巨大噓聲中總結陳詞,他還是保持了風度,穩住情緒說完“感謝球迷的無條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