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游宇:阿里一走 上個世紀的體育記憶可以完封了

一時間,全世界都在說阿里。
昨天阿里住院的消息傳出,人們其實已經有所預感,昨夜又傳出他的家人都已趕到醫院見他最后一面,大家都知道他的最后大限到了。
但是,阿里真的撒手走了,震撼力依然巨大。
為什么?
因為大家在同一時間都覺得,生命中的一部分被一位74歲的老人帶走了。
我至今記得20年前的亞特蘭大體育場,奧運會開幕式,阿里顫抖地點起了奧運會火炬時,正好是子夜時分,我在記者席上遠遠地看過去,有一種莫名的興奮,望著大屏幕上阿里激動又如釋重負的臉龐,我當時就想到,我將不會忘記這一刻。
拳擊,給人之燥熱和狂喜,多少年不曾改變。
拳擊所蘊含的技術含量和身體美學,沒有一個別的體育項目所能比擬,所以人們送了她一個學名,甜蜜的科學(sweet science);
拳擊是最真實的,最極致的人類對抗,所有的攻防都明明白白地在拳臺上,也曾是美國人最喜歡的體育項目。一百年前被視為美國第一個體育金色年代,其代表項目就是拳擊,尤其是紐約,一直被視為拳擊的麥加。無論是曼哈頓精英階級,還是布魯克林的黑人區,拳擊是他們共同的話題,而阿里是這50年來不曾褪色的主角。
我聽過這樣一則故事,阿里1974年在扎伊爾擊敗福爾曼,第二次奪取世界拳王時,正好是美國的清晨,美國很多家庭早上是一邊吃早飯一邊看動畫,那個早晨動畫節目被插播的突發新聞而打斷:阿里重新奪回拳王。
那是公認的阿里最偉大的一次勝利,那一天多少孩子上學路上在做拳王夢自不待言,多少家庭那天也在熱切地談論拳王的回歸。
阿里曾三度奪取拳王,但在拳擊史上,拳王沉沉浮浮并不稀奇,但像阿里掀起這么多風波的,別無二人。你可以去美國國會圖書館,或者美國歷代體育作品集,關于阿里的作品,都是單獨成列的。
阿里當初那句“我不要去打越共。”引起了美國社會多少共鳴或憤怒,他把名字從Cassius Clay改成阿里,和黑人領袖Malcolm X聯手,在當時美國穆斯林族群中又引起多少震蕩,如今只有在電影和故紙堆里尋找了。
最近我看到一個軼聞,說傳的最廣的阿里奧運金牌的故事其實是編的。以前都說阿里羅馬奪取奧運金牌回來后,結果在家鄉餐廳還是難做上賓,一怒之下,把金牌扔到河底了。這故事傳了很多年,害得國際奧委會要給他補發金牌。但前不久阿里陣營可能說漏嘴了,說當年本來就是阿里把金牌給弄丟了。情節需要,才弄了出上演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的版本。
“像蜜蜂一般攻擊,像蝴蝶一般滑動”,這是阿里最有名的一句話,并不止于拳臺的風格;
其實他還有一句名言:“我知道我要去哪里,我知道真實的世界,我不想做別人讓我做的事,我想做自己。”
當然很多事,開弓沒有回頭箭,但至少阿里永遠不妥協,慢慢地成了美國社會的一股精神象征。
所以阿里是最聰明的拳王,也是最草根的明星。時勢造英雄!
而我最喜歡美國拳擊記者的一句行話,拳擊,是體育的紅燈區,而阿里是最好的代言人。
拳擊向來是體育表演業之首,我們去年都驚艷于兩個中量級拳王梅威瑟和帕奎奧的世紀大戰給這個世界帶來的轟動,其實現在所有的拳王都是站在阿里的肩膀上的。
當然,他最直接的沖擊力還是在拳臺上。尤其是體育成為娛樂表演業上的寶石,阿里更是第一功臣。
美國拳王林林總總,但像阿里這樣的人民拳王,偶像拳王,再過一百五十年,也可能只有一個。阿里是我們這代人認識的第一個體育明星,別說和他息息相伴了半個多世紀的美國人,就是我們這一代懵懵懂懂地走進體育世界的60后,70后,都知道些他的故事,所以,他的離去,一下子拉回了太多的記憶。
阿里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最偉大”。
一開始沒人相信,但到后來,所有人都這么呼喊。
記得球王貝利退役之戰,阿里去捧場,在結束時,阿里走到發球圈和貝利擁抱,當眾宣布:你也是最偉大的!
貝利感動得說不出話來。
本世紀初,美國《體育畫報》評出上世紀最偉大的球員,前十名有貝利,有喬丹,但第一名,毫無爭議是阿里。
阿里一走,上個世紀的體育記憶也可以完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