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術板:英格蘭振翅433后迷失的哈里·凱恩

英格蘭首戰(zhàn)1比1戰(zhàn)平俄羅斯,也是因為最后的那個絕殺,導致一分鐘前后評價天上地下。客觀來說,這場英格蘭雖然打平了,從技戰(zhàn)術上來說要好過上場的法國,整個戰(zhàn)術思路非常清晰,進攻套路也基本打了出來。魯尼后置的調度算是不小的亮點。最終沒有贏下來主要還是因隊員把握機會能力、凱恩個人對于位置的理解偏差以及霍奇森的后手調整。下面細節(jié)分析戰(zhàn)術和凱恩的問題。
陣型:433
相比昨天法國的那個433,英格蘭的這個433還是比較標準的。前場的三叉戟分別是斯特林、凱恩和拉拉納。主要的變化還是在中場三人組,戴爾居中當單后腰。魯尼和阿里分居左右兩側。
實際觸球位置:阿里和沃克的進攻性
中場三人組中,17號戴爾主守,10號魯尼組織,20號阿里則是前插進攻。甚至經常在右邊路下底。同時還有這一側的邊后衛(wèi)2號沃克,相比另一邊的3號羅斯,他的進攻幅度要大很多。
進攻:魯尼調度下的邊路進攻
英格蘭的進攻還是主打邊路,魯尼在其中承擔組織調度的責任。當后衛(wèi)拿球時,他需要回撤到后場去拿球,之后通過地面配合打到前場,或者直接決定進攻從哪個邊路進行。如果常看巴薩球的朋友應該會有感覺,他的位置和作用很像梅西不在場上時的伊涅斯塔。圖2就是他回撤回中場。
而兩個邊路的進攻套路是不一樣的,主要的人員大多會集中在左路,右路會讓出一條走廊給邊后衛(wèi)沃克插上。魯尼在中間,經常靠長傳快速倒到沃克這邊,用以扯動對方防線。
這是本場沃克的熱點圖,從左至右攻,相比另一邊的羅斯大多在后場,他基本當個邊鋒在用了。
左側的進攻則大多是靠斯特林的個人下底。他的速度和突破能力明顯強于另一側的拉拉納,所以魯尼經常給他直塞球讓其下底傳中。圖4,整個套路配合都打出來了。中路的凱恩也完全無人盯防,可惜沒有頂進。
同時進攻中還有一個變數,就是后插上的阿里,他不僅會跑到邊路幫忙,增加下底,另外也會跑到中鋒位置前插身后。圖5是他和魯尼的一個中路配合,由魯尼長傳,他前插后防身后。這也是為什么他的平均觸球位置如此靠前的原因。并且英格蘭的那粒進球,也是由他在禁區(qū)前沿創(chuàng)造。
上半場英格蘭踢得還是很不錯的,主教練的戰(zhàn)術意圖以及想法都展現了出來,魯尼的發(fā)揮也幾近完美,高達95%的傳球成功率,要知道,這其中還有非常多的調度長傳。本場魯尼的長傳有10次之多,排名第二的戴爾僅有他的一半。英格蘭上半場的不足點仍舊是隊員把握機會的能力,以及凱恩的個人狀態(tài)。
下半場:俄羅斯對魯尼發(fā)難
下半場很多人將矛頭指向了霍奇森的保守,實際在中場后,俄羅斯的戰(zhàn)術細節(jié)便進行了調整。他們將陣型進行了整體前移,加強了高位逼搶。特別是對于魯尼的逼搶。這個英格蘭的大腦在上半場實在是踢得太舒服了,幾乎在中圈弧附近拿球完全不受任何干擾,可以自由出球調度。
下半場開場后,俄羅斯明顯對他進行了針對防守。圖6是魯尼在后場接球,背后的防守隊員對他貼身盯防,最后將其放倒。到這么深的地方逼搶這在上半場是不曾有過的。
圖7仍舊是這樣,這次是英格蘭由守轉攻時,雙人對其包夾,最終造成魯尼丟球。在這樣的限制下,一方面英格蘭的進攻開始增加了后場長傳,另一方面魯尼的傳球成功率直線下降。最終下場時降到86.8%。但即便是這樣也仍然是英格蘭的全場最高。
所以很不贊成這一場將鍋甩在魯尼的身上,并且將上下半場的變化歸結為體能問題。實際作為核心95%以上的傳球成功率是一個不正常的傳球數據,問題肯定是對方看管太松,導致球員完全在球場上可以肆無忌憚的踢養(yǎng)生球。魯尼本身的問題,在于被看人貼身看管下的應對分球,跟好的后腰相比無人看管時好像差不多,但是一有人貼差距就非常明顯了。
調整:威爾謝爾上場后加強短傳滲透
在78分鐘,英格蘭將魯尼換下,上了威爾謝爾。從站位上看是個對位換人。威爾謝爾仍然踢在魯尼的左中前衛(wèi)位置。
但是兩個人的風格也導致了球隊打法的變化,小威脅相比魯尼踢起來更像個前腰,他更習慣將球帶進30米區(qū)域內,通過短傳滲透打穿對手。在他上場的十幾分鐘里,沒有一次長傳。
圖9是他帶到禁區(qū)前沿的左側,希望和斯特林在邊路進行小范圍配合。此前的魯尼則更喜歡在更遠的地方塞給斯特林。
圖10是和凱恩在中路的撞墻配合。可惜凱恩站位靠前,變成了越位。這些舉動都是上半場的魯尼不曾有過的。但是過度靠近前場的傳球,也導致小威脅的傳球成功率僅有66.7%。
問題:433下凱恩的迷失
凱恩和瓦爾迪,此前被人喻為英格蘭鋒線上幸福的煩惱。號稱陣地戰(zhàn)用凱恩,反擊戰(zhàn)用瓦爾迪。但在英格蘭目前這個依靠邊路進攻的433的體系下,陣地戰(zhàn)中的凱恩完全有點迷。
他最大的問題是不愛進禁區(qū),在4231的體系里,前鋒拉扯出來經常被當成一種常規(guī)戰(zhàn)術使用。最典型的就是目前恒大陣中的郜林。但是在主打邊路的433體系里,這個中鋒一定要盡可能在禁區(qū)里站住位置,當隊友下底時,要不顧一切前插搶點。搶不搶得到不說,至少能將后防線壓縮,從而給身后的隊友留下空當。
但凱恩是怎么做的,我們看圖11,這是斯特林在邊路突破,下底后橫傳門前空無一人,而此時的中鋒凱恩正在中路的魯尼身邊發(fā)呆,看姿勢連前插的欲望都沒有。
而當需要打撞墻配合時,他又總是想著隊友直塞身后。此前和小威脅的那個撞墻,就是想著插身后結果變成了越位。圖12是戴爾和他的另一次撞墻配合,這次是因為站位靠前結果被對方后衛(wèi)斷了。他似乎根本就沒有倚住后衛(wèi)幫隊友完成撞墻的意識。而總是寄望隊友直塞,自己直接單刀。
我們再來看看,433中的中鋒應該干些什么。圖13是斯特林的一次下底,此時拉拉納從右路跑到了本該是凱恩的位置去搶第一點,得益于拉拉納的跑位,對方的防線整體被壓得更靠近球門了。凱恩之后跑向后點,將自己身后的后腰也帶到了防線處,這樣弧頂就空出來,最終魯尼無人看管在陰影處打門擊中橫梁。
等于在英格蘭的這個433體系里,更需要一個能搶一點能做墻的柱式中鋒,而不是一個到處亂跑的扯動型中鋒。隊友下底后中鋒一定盡可能跑到門前去搶,雖然不一定能得分,但是這樣的舉動能給本方隊友帶來很多空間。
凱恩本場都踢得非常雞賊,習慣于躲在沒有后衛(wèi)的地方,等待對方漏個餅過來。餅沒有吃到,拉扯也并沒有給球隊帶來作用。全場除角球外僅15腳傳球,成功率也只有66.7%。這是他本場的熱點圖。踢完之后更是收獲了新稱號,“角鋒”。
所以要說鍋,頭號肯定是凱恩的,相信角球是霍奇森安排他踢的,但是踢得這么雞賊肯定不是主教練的意思。當然另一口鍋霍奇森無疑,在這種情況下沒有及時調整凱恩,仍然想著威爾謝爾上去短傳是不是能搶救下他。另外眾人分一口把握機會不行的鍋。不過整體英格蘭從技戰(zhàn)術打法上看還算是不錯,希望這一場不要對自己進行否定,相信之后在局部調整后仍然能夠在老司機魯尼的調度下醞釀起青春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