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的請進來VS鄰國的走出去 重金引援真的好嗎?

體壇周報記者馬德興報道
本賽季中超聯賽二次轉會窗口已經開啟,各中超球隊仍然是“只進不出”,不惜重金引援。但是,我們的對手尤其是征戰12強賽的隊伍,在夏季轉會期中除了引進個別外援之外,更多地是將球員送往歐洲,與中超聯賽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中超:重金購買大牌外援
在6月20日的二次轉會窗口開啟后,已有多隊紛紛宣布新援。這其中,目前身處保級行列的隊伍動作尤為迅速。像廣州富力隊從以色列引進了扎哈維;石家莊永昌隊撤下了受傷的隆東,引進了門迪和馬修斯;遼寧隊與特洛伊西解約,轉而從澳大利亞西悉尼流浪者隊引進了維多西奇。
不過,最引人注目的還是上海上港隊引進的巴西前鋒胡爾克,俄羅斯澤尼特方面對外宣稱轉會費為近6000萬歐元。雖上港方面極力否認,但不管最終價碼多少,肯定不菲。由此可見,上港誓要為今年亞冠聯賽做最后一搏。但關鍵在于:如今上港隊最需要補充的并不是鋒線,而是中后場。
除此之外,圍繞著眾多球星即將加盟中超的消息也是層出不窮,而且均是“天價”。盡管中超聯賽紅紅火火,但是,中國足球的根基并不在于擁有多少優秀的外籍球員。在剛剛結束的歐洲杯1/8決賽中,英格蘭擁有世界最好的聯賽,為歐洲杯各參賽隊提供的球員最多,但是,英格蘭隊自身連八強都未進,尤其是還輸給了冰島隊。這似乎并未引起中超俱樂部運營者們的足夠重視。當然,從資本的角度而言,老板們所考慮的只是自己投入后的回報,至于中國國家隊如何并不是他們所關注的,而且一句“市場說了算”就可以將所有疑問和質疑擋回去。
對手:將本土優秀球員送出國
今年12強賽即將于9月開戰,國足會在12強賽上給出怎樣的答卷?仔細研究,國足的對手并不像中超那樣四處“砸錢”買人。就以同組對手伊朗隊為例,6月23日,伊朗國家隊前鋒、曾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賽上有過不俗表現的雷扎·古查內賈德宣布正式加盟荷蘭海倫芬隊,雙方簽約2年。因違反伊斯蘭宗教規定而被宣布禁賽6個月的國門馬卡尼則正式宣布與挪威的米永達倫IF隊簽約。
效力于佩魯濟隊的兩名伊朗國腳前鋒塔雷米和右后衛雷扎伊安,在28日正式與土耳其超級聯賽隊伍里澤體育隊簽約,而塔雷米還是上賽季伊朗國內聯賽的最佳射手。
除了這些已經確定的轉會之外,圍繞著伊朗國腳將加盟歐洲俱樂部的消息始終未曾斷過。譬如,像22歲的中場球員阿里·卡里米據稱已經被克羅地亞上賽季聯賽冠軍薩格勒布迪納摩隊相中;法甲馬賽俱樂部則是相中了26歲前鋒安薩里法德;而目前在俄超羅斯托夫隊效力的當紅前鋒阿茲蒙則傳言將有可能加盟葡萄牙本菲卡隊。
在東亞方面,日本則成為球員輸出大國。繼兩年前從拜仁慕尼黑回國之后,效力于大阪鋼巴隊的宇佐美貴史在上周宣布重返德甲,將加盟奧格斯堡隊。而日本中場國腳清武弘嗣則婉拒了國內俱樂部的邀請,以650萬歐元的轉會費,與西班牙塞維利亞隊簽訂了為期4年的合同。同樣效力于原德甲漢諾威96隊的的右后衛酒井宏樹也選擇繼續在歐洲闖蕩,以自由身份與法甲馬賽隊簽約。
盡管從聯賽的角度,中超球會大量引進球員在某種程度上會刺激聯賽,但就國家隊層面,未來12強賽中,當對手們紛紛召回在歐洲聯賽中效力的球員時,中國國家隊卻只能更多地從中超聯賽中挖掘,但主要位置均被大牌外援占據,中國球員究竟能如何幫助國足?所以說,中超球會何時能夠把好球員送出去?這是一個需要重新思考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