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命硬!變陣不夠成功+3失點球照贏克星意大利

歐洲杯1/4決賽
德國1比1意大利
65’厄齊爾/78’(點)博努奇
點球大戰6比5
克羅斯√ 因西涅√
穆勒× 扎扎×
厄齊爾× 巴爾扎利√
德拉克斯勒√ 佩萊×
施魏因斯泰格× 博努奇×
胡梅爾斯√ 賈凱里尼√
基米希√ 帕羅洛√
博阿滕√ 德西利奧√
赫克托√ 達米安×
體壇+特派記者張力發自波爾多大球場
德國面對意大利的首發陣容,果然和之前幾場比賽早早被披露不同,幾乎到了最后一課才答案揭曉,這和4年前那場半決賽十分相似。盡管勒夫賽前表示,三后衛還是四后衛并不重要,關鍵還是如何執行球隊的戰術部署,而最終,他和2012年一樣改變了之前習慣的戰術。這讓人想起勒夫大賽前說過的,本屆歐洲杯德國隊很可能需要兩套陣容。從效果來看,盡管德國歷盡艱辛點球險勝此前8次大賽遭遇從未擊敗過的意大利,變陣效果卻值得商榷。
胡梅爾斯第90分鐘吃到黃牌,半決賽將停賽。
勒夫:2012不是變陣之錯
孔蒂賽前不愿過多談論德羅西是否出場,勒夫表示這是意大利人的習慣,總是要把首發陣容保留更多懸念。今年3月的熱身賽,德羅西也沒有參加,意大利周六首發只有4人出現在那場1比4的先發陣容,德國隊在德拉克斯勒被拿下后,也只有胡梅爾斯、克羅斯、厄齊爾、赫克托和穆勒5人繼續首發。
這是勒夫執教德國隊以來,第一次在大賽使用三后衛體系,也是德國隊在2002年韓日世界杯后的第一次。《踢球者》雜志認為,勒夫是考慮到意大利的犀利進攻,希望確保防線更加穩固。變陣在賽前就有征兆,勒夫接受德國電視二臺采訪時,明確表示陣容會有調整,而在被問到赫韋德斯是否會頂替基米希,勒夫猶豫了很久給出這樣的回答:“不,赫韋德斯不會頂替基米希。”當時不少德國媒體就猜測,勒夫言下之意是這兩名球員會同時出場。
4年前的歐洲杯半決賽,勒夫是撤掉了之前一場表現出色的克洛澤、許爾勒和羅伊斯,克羅斯出現在右前衛位置,戰術目的主要是限制皮爾洛,但并沒能成功。不過勒夫回顧那場比賽時表示,并不是戰術問題,而是在一些拼搶中犯了錯。
點球大戰第9輪,達米安射門被諾伊爾撲出后,科隆左后衛赫克托頂住壓力一擊致勝。
變陣后進攻威脅寥寥
胡梅爾斯之前就說過,德國隊完全可以踢三后衛,這一點早已有所證明。不過不知道是因為德國隊新戰術磨合時間補償,還是對于對手反擊畏懼,開場后很長一段時間并沒能大膽投入兵力進攻,缺少流暢配合。不過相比起意大利和西班牙的比賽,德國倒是也沒有讓意大利做到先發制人。
第16分鐘赫迪拉受傷下場,施魏因斯泰格終于迎來本屆歐洲杯第一次上半時出場。和之前幾次出場不同,這一次他重新戴上隊長袖標。上半時的比賽證明,這真的就更像是一場決賽,雙方以破壞和限制對手為主,比賽有些沉悶,各種兇狠拼搶成了主戲。德國隊前場少了一名球員后,進攻只能采取一些更加簡單的辦法,再加上意大利總能搶斷后快速通過中場,德國更加不敢在進攻上投入更多兵力。直到上半時最后階段,雙方才各得到一次好機會。
下半時開始后不久,德國隊逐漸控制了比賽的主動,創造了更多機會,意大利則連續吃到3張黃牌,這是體能開始下降的信號,讓人想起了巴西世界杯的那場決賽,阿根廷也是在中場休息后很難再制造威脅。果不其然,德國隊在下半時終于將優勢轉化成為進球。厄齊爾破門得分,也讓勒夫推遲了換上已經在場邊做好準備的德拉克斯勒。
第72分鐘戈麥斯受傷離場,德拉克斯勒出場后,穆勒的位置前移,基本還是3421的陣型。然而在第77分鐘比賽風云突變,博阿滕在禁區內的手球給了對手點球機會,博努奇操刀命中,諾伊爾和布馮都沒能在本屆歐洲杯繼續做到零封,比賽也最終被拖入到加時賽,這是雙方在大賽90分鐘9次交鋒第7次在90分鐘戰平!
錯失擴大比分機會的戈麥斯受傷下場成為比賽的轉折點,意大利一下子緩了過來,比賽重新進入到均勢。最終勒夫帶隊的第一次點球大戰,差一點就因為穆勒、厄齊爾和施魏因斯泰格罰丟而演砸。不過,意大利隊的點球同樣不靠譜,9輪12碼鏖戰后,德國隊最終由赫克托一錘定音。
接下來幾天,德國必須要反思進攻上出現的問題。但是,在遭遇諸多不順的情況下依然晉級,既是德國隊大賽常有的運勢,也意味著他們捅破了對意大利的那層窗戶紙,進入四強之后的道路依然值得期待。
歡迎下載體壇周報客戶端體壇+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