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五遇美國場均輸48分 男籃青年軍請帶狠勁出戰

49,51,63,47,31。
看到這一組數字,能猜到八九不離十的,絕對是中國籃球的鐵桿球迷。好了,猜不出來的,也不用繼續努力,我來公布答案。
這是中國男籃自1984年參加奧運會以來,5次與美國隊交手時的分差。五場比賽,場均輸48.2分!
正視中國男籃與美國男籃的實力差距,對這樣的分差并不會感到夸張。
在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上,帶領中國男籃的正是如今的男籃功勛教頭宮魯鳴,二十年前,他的手下云集好手一批,所謂中國籃球鋒線黃金一代的人物,都是宮指導手下強將。當時的亞特蘭大奧運會上,追風少年王治郅大帽海軍上將大衛·羅賓遜,時至今日,依舊是不少人津津樂道的話題。
王治郅曾在1996年奧運會上送給大衛·羅賓遜大帽
可首次在奧運舞臺上突破世界前八的中國男籃,在遭遇美國時,依然難逃大比分落敗的命運——63分,133比70,美國男籃恨不得能贏中國男籃兩倍的分數……
這樣的狀況,到了2000年奧運會上,依舊沒有改變,中美男籃首戰相遇,擁有移動長城(姚明、王治郅、巴特爾)的中國男籃在經歷了短暫的抵抗之后繳槍,被卡特、加內特、基德等人策劃的一波波快攻,徹底打散,最終慘敗47分。
2000年悉尼,姚明首次出征奧運
在接連丟掉2002世錦賽、2004年奧運會和2006世錦賽三個冠軍后,美國終于放低姿態,派出最強陣容出戰奧運。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的那支救贖之隊,又一次在首戰遇到中國男籃,第一節還一度占據主動的中國男籃,最終沒能在五棵松球迷的幫助下,抵抗美國男籃多久,70比101,是兩支球隊最后一次在國際舞臺上的交手成績。
作為籃球記者,我很清楚地記得姚明在北京奧運會上的中美大戰里,曾經對作勢想要隔扣他的德隆·威廉姆斯,包括美國男籃替補席在內,很是硬氣地說了一句話:“老子還有四次犯規,還能繼續陪你們玩。”
北京奧運會中美之戰,姚明封蓋霍華德
而我更清楚地記得,在今年的里約奧運會開始前,說要帽杜蘭特一個的周琦提前在熱身賽實現愿望。和美國隊交手,承認差距,但作為球員,你必須有這樣不服輸的勁頭。
或許,在里約,中國男籃仍將會以懸殊比分落敗,但在奧運會舞臺,尤其是和美國男籃在短時間內連打三場,對于這支平均年齡只有23.7歲的年輕男籃來說,將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本屆奧運會,周琦將和易建聯一起撐起內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