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等來奧運首秀卻遭遇爭議打分 李丹笑對銅牌

體壇+特派記者譚彥嘉楠里約報道
北京、倫敦、里約,歷經三個奧運會,10年的等待,直到27歲,廣東姑娘李丹才站上了奧運會的舞臺。苦盡甘來,原本她期望著能在里約完美綻放,誰料等來的卻是一枚銅牌。現實殘酷,但內心強大的李丹卻笑著接受,“雖然只得到了銅牌,但我已經把自己應有水平發揮出來了。”
李丹的奧運之路并不平坦,從北京到倫敦,連續兩次在最后時刻落選,好在她沒有放棄,始終微笑著前行。備戰里約周期,她的表現格外出色,囊括了全運會、亞運會、世錦賽全部個人項目的金牌。2015年底的丹麥世錦賽上勇奪3金的她以7枚金牌成為中國女子蹦床隊奪得最多國際大賽金牌的現役運動員,在黃珊汕退役,何雯娜受傷病困擾的時候,是她扛起了中國女子蹦床的大旗。
但要想站上里約的舞臺,李丹必須先過選拔關,而直到最后一站世界杯前,女隊的名單還一直處于白熱化競爭狀態,她、何雯娜、劉靈玲交替著排名。那會她的心里只有一個信念,“堅持,只要自己繼續保持穩定發揮,就一定有機會站上里約奧運的賽場。” 天遂人意,這一次她終于笑到了最后。意大利世界杯,以資格賽第一名進入決賽的她,在決賽中一整套動作完成得行云流水,榮登最高領獎臺,也提前鎖定了一張女隊的里約門票。歷經三屆備戰,已經27歲的她終于迎來的自己的第一屆奧運之旅。
站上夢想的舞臺,李丹自是全力以赴,資格賽時她一騎絕塵名列第一。決賽再戰,上網,起跳、騰空、落地,如行云流水般的動作可以算得上是驚艷,但當她的分數出來后,觀眾席爆發出了陣陣噓聲。“裁判是我們是不能左右的,他們有自己的角度,運動員只要做好自己。”沒有過多的言語,她只是笑著接受。可以說,在里約,李丹輸給了裁判,卻贏得了人心。
盡管已經27歲,但李丹卻說她還想繼續蹦床生涯,“我還會繼續練,能到什么時候就不知道了。選擇繼續倒也不是因為不甘心,而是為了追求一個更棒的自己。因為這次已經做得很好,下次就挑戰自己,爭取做得更好。”
祝福這個有夢想的廣東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