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毅:中國女排就是中國體育世界里 最獨特的存在

看中國女排跟塞爾維亞的決賽,打到第三盤,我知道要贏了。雖然比賽還沒結束,可看那信心和氣勢,就是要贏了,第一盤落后之后毫不慌亂,姑娘們那士氣已經瘋了。我看著她們蹦,恨不得也跟著她們蹦;看著她們眼淚要涌出來那情緒,恨不得也要跟著她們哭了。
還沒等打完,我就發了個朋友圈。
我那沒事兒愛琢磨,愛問十萬個為什么的勁頭又上來了。
我在朋友圈里寫:三大球都完蛋了,為什么中國女排就行?排球聯賽職業化水平遠遠低于足球籃球,為什么中國女排就棒?我看郎指導應該掙10個卡馬喬5個尤納斯。列位誰給我解釋解釋!
我是真不懂。
咱們不是一直說這種職業化項目就得考驗職業化發展水平嗎?那要說中國籃球聯賽是偽職業,排球聯賽就壓根兒連“偽”都沒有,干脆就不職業,基本停留在專業體制階段,沒影響沒關注沒贊助。排球聯賽最慘的時候,那慘的都沒邊兒了。排管中心的領導看著足球籃球這火,這熱鬧,心里頭可羨慕了。當初我在《北京青年報》的時候,我們在排球圈兒可有影響的記者大胖暉被領導請去喝茶,說你看人家足球籃球報道的多火,你也多報道排球啊,不行你也罵我們兩篇兒!有點兒動靜也行!這罵都沒人罵也太冷清了!胖暉當時就坐地上了,說領導你這個要求很罕見吶!
也不光聯賽不行,聯賽是金字塔的塔尖,聯賽不行,底下能行嗎?要說中國踢足球的孩子少,基數不夠,那打籃球的孩子比踢足球的更少,足球起碼還那么多響應大大號召的足球學校撐著呢;要說打籃球的孩子少,那打排球的孩子不更少的要命了。在學校里,幾乎沒有打排球的——不像籃球一個人就能投籃,倆人就能單挑,排球對人數、場地、技術水平的起點要求都高。說到專業上,那就更少了,就全國這十幾個隊的二線隊三線隊,扳著指頭一算幾百人!
所以足球籃球一不靈就總結體制不靈,體制是真不靈,可人家女排怎么就靈?大家都體教分離,這撥孩子都90后也從小就填鴨式教育,人家環境還比你艱苦100倍,怎么人家就靈?怎么中國女排就能像一朵從峭壁石巖里鉆出來的鮮花,就能堅韌的開放?
朋友圈里一哥們兒回我說,郎平就是個BUG!
就是說郎指導太厲害了!
我們體壇傳媒管綜合體育的曹亞旗老師也說,那主要就是郎指導牛。你沒看前些年女排也快不行了,郎指導一回來就重整乾坤了。當運動員郎指導拿過五連冠,當教練郎指導帶美國隊進過北京奧運會決賽,從能力到閱歷,從經驗到威信,那江湖地位,真是全世界哪個教練也比不了!那比卡馬喬尤納斯在足球籃球圈那地位高3萬英尺!而且她那經歷,那人格魅力,隊員就是她說什么就聽什么,你聽她的準沒錯!你看第三局那應變(我也看不懂什么應變?。┖腿珗鲠槍π缘牟渴?,就能生生的追回來。郎指導往那兒一站,運動員就踏實!特別是拿了世界杯冠軍之后,女排的底蘊又回來了!
我說是,我知道郎指導棒,郎指導那種人格魅力,是浸入骨血的那種。我也算認識郎指導,一塊兒吃過兩頓飯,就那種周身散發的魅力,你在中國體育圈兒使勁數也數不出五個人來??稍蹅儾焕险f國家隊教練解決不了那么多問題嗎?體制問題,國家隊教練能解決嗎?運動員基礎差基本功薄弱,國家隊教練能解決嗎?運動員都90后甚至95后,思維跟你有代溝,國家隊教練能解決嗎?那郎指導為什么能解決?聯賽運營這么差,為什么中國女排能有世界級球星?球星是靈魂附體出來的嗎?
有一個老國家男籃的運動員昨天下午還在微信上問我,這排管中心和郎指導之間權責是怎么分的啊,真是什么都聽郎指導的嗎?咱們這圈兒可沒聽說過?。∥艺f你瞎說什么實話,我不懂啊!
我微信上還有張歌,張歌是中國女排和北京女排的老隊員,現在退役了,是這幫姑娘的老大姐。張歌回答我說,我要說是“女排精神”,是不是太扯了?
我說,說實話我不相信精神什么的,精神建立在實力基礎上。20多年前中國女籃也奧運會和世錦賽亞軍,后來有實力的人沒了,沒實力說什么精神也沒用!
張歌說:但是真的就是因為女排精神!國人從來不給女排解釋的機會,只要女排出去,就是要冠軍,就是要贏。從沒有人給女排找借口。打第二第三都被罵。三大球我敢說女排就是壓力最大的一支隊伍,但是就是要在這種壓力下生存!女排隊員,從小就自帶光環,“我是女排的,我要有女排精神,我不能隨便輸球,我必須爭冠軍”。再想想其他的隊伍,是不是從小就建立了這種信念在身上?
我說,這就是信念啊。這就是拿過冠軍和沒拿過冠軍,吃過見過和沒吃過見過的差別啊。自我要求和標準就不一樣。我們連冠軍想都沒想過,今年里約沒去呢,我們就使勁給觀眾打預防針,最大的可能就是一場都贏不了。
張歌說,女排當初那一下五連冠,從此就呆在了那個位置上。不光是國人推的,自己都下不來了。女排出去,拿不了冠軍,不用別人說了,自己都覺得對不起任何人。但是別的隊伍出去,想的是盡力就好,我確實跟別人有差距(這罵誰呢……)。從來沒有退路,才能咬牙向前。女排就是,從來沒有退路。
張歌還說,別讓你們家蘋果看籃球了,多看看女排!
哎喲我去!
這通思想教育啪啪給我教育的!我知道中國女排對于中國體育——不,是對于我們這個30多年前逐漸蘇醒的國度意味著什么,我也經歷過好幾十人扎在一個小院兒里,有一大哥拿手扶著天線人體導電,大伙兒一塊兒看一9寸電視,聽宋世雄老師蹦豆似的說女排的年代。張歌這年齡,其實她都沒經歷過,現在這幫姑娘更沒經歷過。這物欲和自我都瘋狂滋長的年代,面對著教育問題、獨生子女問題、體育人口過少問題、青少年訓練水平問題,各種社會問題和體育系統問題,中國女排的精神是怎么在30年里堅持下來的?精神這件事,難道真是一種漂浮于肉體之外的存在嗎?
有人跟我說,足球籃球就是因為有錢就不行,男人有錢就變壞!我說那為毛女足女籃沒錢都是好姑娘可成績都不行了?
還有人跟我說,主要因為沒對抗隔網!一隔網中國人就行!我說都隔網那為毛男排不行?
抬杠嗎?抬杠比打幡兒掙得多!
我是真不懂!
雖然我不懂,可攔不住我贊嘆:姑娘們真棒。
中國女排,甭管因為什么,三十年來,八千里路,真是中國體育一種獨特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