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PK結局已見分曉 缺乏超級明星導致中國落敗?

2016年里約奧運漸近尾聲,在最后一個比賽日到來前,美國代表團依舊一騎絕塵,其世界體育霸主的地位無可撼動,而中國健兒在金牌榜上以26比27的微弱差距名列英國之后,可因為最后第16比賽日雙方都難以取得突破,中國代表團最終排名第三幾乎已成定局。自從奧運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健兒在金牌榜上穩居前兩名的光榮,在里約宣告終結了。
英國人的逆襲
獎牌數PK
中國 獎牌 英國
26 金牌 27
18 銀牌 22
26 銅牌 17
重點項目PK
中國 項目 英國
7金2銀1銅 跳水|自行車 6金4銀2銅
5金2銀 舉重|賽艇 3金2銀
4金2銀 乒乓球|體操 2金2銀3銅
2金2銀2銅 田徑|皮劃艇 2金2銀
2金1銅 羽毛球|田徑 2金1銀4銅
2金 跆拳道|馬術 2金1銀
1金2銀4銅 射擊|帆船 2金1銀
1金2銀3銅 游泳|游泳 1金5銀
每日金牌數曲線
雖然兩國在開局階段都出師不利,首個比賽日雙雙金牌掛零,但中國軍團啟動速度還是遠遠快于對手,在第四比賽日一度以10比1領先,但隨著自行車等項目陸續展開,兩國在里約奧運的后半段展開激烈爭奪,6天內3次戰成平手,在第15比賽日的沖刺戰中,英國代表團以5比4險勝,從而奠定勝勢。
歷屆金牌數曲線
自從1984年重返奧運大家庭以來,中國代表團的表現始終遠遠強過英國方面,即便1988年遭遇漢城之敗,中國健兒在當屆的排名也要略好于對手,然而自從2008年北京奧運達到頂峰后,中國軍團過去兩屆奧運的金牌數呈現直線下降,而英國人則在亞特蘭大奧運僅僅取得1金的低谷后迅速崛起了。
英國人的評價
并非英國出色 只是中國失常
BBC雜志頻道 克里莫·阿蘭
英國代表團已經在奧運金牌榜上雄踞第二名一周時間了,我們將中國人擠到了第三位,他們可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霸主,在2004和2012也都穩居第二。所以,是英國人做得好,還是中國人出現了反常?
我們當然愿意贊美英國代表團在里約的成功,但也必須要承認,是對手的失常給了我們這個機會。
在奧運前,大部分預測機構都相信中國人能夠帶走36塊左右的金牌,可最后的數字卻與之相去甚遠。問題出在什么地方呢?
第一個問題是中國人在某些方面失常了,在2012年的倫敦,他們在游泳、體操和擊劍三個大項上拿到11枚金牌,在里約卻縮水到僅剩1枚。游泳是其中尤其令人失望的一項,一年前在世界游泳錦標賽上,中國人剛剛席卷走了5枚金牌。
在體操項目上,自從1984年中國重返奧運以來,這還是他們第一次在金牌上顆粒無收,四年前在北京他們贏走5枚金牌,而在北京更是有9金入賬。
這樣的惡性效應在各個項目蔓延,比如在羽毛球項目上,中國最具統治力的女雙項目甚至于獎牌無緣,自從1992年羽毛球進入奧運會以來這還是破天荒頭一遭,中國人甚至曾經包攬過女雙項目的全部三枚獎牌。
這也就是說,中國人在主辦過奧運會后,在很多項目上的表現都出現了大幅度的下滑。“我們經常會看到這種現象,東道國在主辦過奧運后成績會有所下滑,”英國東阿格里亞大學的學者卡斯滕·克里德表示,“作為奧運主辦國,你能夠理所當然地進一步激活運動員,所以這樣的激活效應活性下降也不足為奇。”
但中國人需要警醒的是,他們的金牌幅度變化曲線,其激烈程度要遠遠超過其他通過主辦奧運實現成績增長的國家,比如2000年的澳大利亞和2012年的英國。而讓英國人驕傲的是,目前我們取得的27枚金牌和四年前相差無幾(29塊),獎牌數甚至還在里約完成了新的超越。
但英國代表團依舊需要提高注意力,“我們相信,我們也會在未來面對一段退潮期,正如這一次中國隊的表現一樣,”克里德表示。四年之后的戰役是如此令人期待,中國和日本會有一場激烈對抗么?英國之隊又能夠走多遠呢?
英國人的啟迪
超級明星的超級成就
本屆奧運,中國代表團沒有產生任何真正的“多金選手”,總計只有陳艾森、丁寧和馬龍三名運動員拿到2金,而除卻個人項目外,他們的第二枚金牌都來自雙人項目和團體項目。
反觀英國方面,法拉赫和惠特洛克各自得到2枚金牌,而杰森·肯尼和勞拉·特洛特這對自行車界的金童玉女更是成為了里約奧運的最佳情侶檔,兩人在團體和個人項目中總計為英國得到5枚自行車金牌,雖然中國軍團也擁有趙帥和鄭姝音這對跆拳道冠軍情侶,但對于金牌榜的影響力度顯然不如肯尼與特洛特。
事實上,英國在本屆奧運會上涌現出的數位多金選手都有著各自的特殊性,長跑之王法拉赫是人才引進的典型產物,而惠特洛克則來自于英國近年來對體操人才的著力培養,至于肯尼-特洛特情侶,則進一步宣告了英國人將場地自行車視作自己的自留地。
天才運動員在奧運舞臺上有著非凡的價值,能夠獨力攬取多枚金牌的他們拿到的不僅僅是金牌數,還有世界性的關注度,原本被寄予厚望在里約承擔此重任的孫楊,雖然已經竭盡全力,但顯然并沒能像法拉赫一樣將自己的領地圈得神圣不可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