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手記:臨時媒體證·有卵的拉科·咱的主場

體壇+記者武一帆發自拉科魯尼亞里亞索球場
我在8月初向拉科魯尼亞的媒體部申請了賽季媒體證和特蕾莎杯(拉科魯尼亞主辦的熱身性質邀請賽)的記者席。向官方郵箱提交個人信息的同時,我也給媒體主管拉法發了短信。兩邊都得到肯定的回復,心里才踏實了。最近幾年拉科的媒體管理越來越嚴,你看那一群標致的禮儀小姐和先生就知道俱樂部下了多大本。5年前,站在媒體入口查證的是一個穿皮衣、梳背頭、夾著煙卷的長腿大叔,和電影里給地下賭場把門的一模一樣。
結果特蕾莎杯,我因為臨時有事沒有到場。而聯賽首輪因為開賽時間太晚(晚上10點15),我也沒到現場領證看球。加上中間國際比賽日,一耽擱一整個月就過去了。再到里亞索,看著媒體服務臺外排著長龍,暗想不妙。足足3頁的媒體名單上果然沒有“體壇傳媒”和我的名字。我正查找郵件當證據,拉法示意我繞后門進來。拿出一張臨時的“白證”,承諾下一場就有賽季證了。沒想到媒體區從正對中圈的位置改到右側看臺,一直延伸到球場“拐角”。視角一下子從“VIP席”變成了“廉價季票會員”
可能有的球迷朋友不了解,擁有一家歐洲頂級俱樂部的賽季媒體證對一個外國記者意味著什么。很簡單,意味著俱樂部把你當自己人,當主隊媒體。說來慚愧,我過去幾年雖然常來里亞索,卻沒給拉科寫多少專門報道。這樣看多少有點利用俱樂部對我的信任。如果某天拉科不再提供方便,我也不能抱怨。話說回來,以當下中國資本在歐洲足球的影響力,給中國媒體提供更多方便可能已經或即將成為人之常情。
這幾年不知什么原因,我總是錯過畢爾巴鄂的現場比賽。上次近距離接觸“巴斯克雄獅”好像還是老圣馬梅斯的最后一場西甲比賽。當時略倫特還在隊內,接受我采訪的副隊長伊勞拉已經去美國聯賽踢球。球員來來去去,畢爾巴鄂慢熱的問題卻沒改,前2輪分別輸給希洪和巴薩,歐聯杯又接踵而至。球隊上下都壓力很大。2008年以來,畢爾巴鄂7次造訪里亞索僅取得2平5負。此番打破不勝記錄,靠的是勞爾·加西亞一腳驚人的世界波。在陣地戰上,“雄獅”并不占上風。
勞爾·加西亞以一記32米開外的爆射破門
如果不嫌大西洋海風太涼,媒體席沒暖氣、沒餐飲、網絡差,晴朗的冬日可以在海邊默默坐兩個小時再進場,如果帶上一瓶熱茶就更愜意了。可恨拉科過去幾年的球實在太臭。記憶里盡是一些被人吊打的慘劇,要么就是扭扭捏捏的勝利,更多是忍氣吞聲地輸掉比賽。但這場比賽,新賽季里亞索的第2場,拉科雖然輸球,卻踢得格外勇敢、血性、有卵。比賽下半場那一陣陣憤怒的沖鋒,讓畢爾巴鄂難以招架。如果何塞盧沒有傷退(賽后證實他受了膝部韌帶的重傷),如果沒有那越位誤判,如果點球吹了,如果……以后每一場都能這樣精彩,我可能考慮當一陣拉科球迷。
拉科球員胡安弗蘭抱怨判罰有失公允
媒體看臺上的整改不討喜,但俱樂部對媒體廳的整修很到位。以前客隊混合區就設在離場通道。不管來的是皇馬或巴薩,有多少記者都得擠在鐵柵欄后的小過道里。通道里燈光昏暗,拍出的畫面別提多慘。現在主客隊的混采區都像大俱樂部一樣設在發布廳的專門區域。我拿出相機還有些擔心:搞得這么正經,不會不讓我拍照吧?我雖然是寫稿帶攝影,但媒體證卻不能通用。在許多球場,新聞官都阻止我拍照。怎么辦?也不能讓公司給我配個專職攝影啊。不過這晚無論媒體協調者還是球場安保,并沒有誰拿著官腔多事。讓人感嘆:在西甲有個主場就是有優越感啊。
更多精彩足球報道,請訪問www.jeneliya.com下載體壇+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