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為武林風完美收官 他想做跳出體制最成功的人

體壇+特約記者趙繼芳報道
河南衛視的《武林風》成就了年輕時的方便。這么多年過去了,如今的方便讓《武林風》2016賽季全球功夫盛典再次留下了一場讓人回味的經典。
其實,方便的故事還很多:
作為吉林隊的一名散打運動員時,方便游走在體制內,不算出名;兩次全運會鎩羽而歸,省里的承諾自然也是空頭支票。27歲退役時他茫然四顧。后來,方便遇到了《武林風》,一檔火遍了民間的武林賽事節目,那時,方便需要養活自己,《武林風》也需要造星,一拍即合。
結果,方便一打就是47場外戰不敗,成為了河南衛視《武林風》的當之無愧的招牌人物。而從那時起,他在散打圈也有了一個叫得響亮的綽號“死神”。
再強的人都熬不過歲月,再厲害的人都打不過時間。現在的方便35歲了。沒以前那么爭強好勝了。
2017年1月14日在《武林風》全球功夫盛典,是方便2016賽季打得第四場比賽,也是最后一場了。結果,德國名將“鱷魚”貝拉·阿留想贏卻怎么也打不過。完敗方便。為了備戰這場盛典,方便在龍巖集訓了一個月,他想在培養自己的《武林風》節目里,用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為自己收官。
“今年就收了,以后打不打,還不知道。”不過,方便知道,打比賽只占據他日常非常小的一部分。他有了更重要的事去忙——悄然間,他又轉型了。
2014年,方便在上海開了一家小拳館,從最開始的不到十個學員到六十個人。現在,他的俱樂部遍布全國,遼陽、錦州、大連、大同、鄭州,一下有了十家。他意圖很明顯:鋪開,抓人。
很多俱樂部招收學員,扮演著培訓和經紀的角色。自己學員出去打比賽,獲得獎金收入要上繳40%-60%,但方便給自己的俱樂部立了一條規矩:隊員獲得的所有獎金收入都歸自己,俱樂部一分不抽。
“我不賺錢,我要占有市場。等2-3年市場再壯大了,那市場上的錢就都是我的了。因為全國大部分的人都在我手里。”方便看中的不是眼前的小利。很多投資人來找方便,要合伙開俱樂部,不抽成的這條原則方便始終堅持,合則談,不合則散。
轉型勢必伴隨著改變,伴隨著要跟過去的自己較勁。“現在做比賽,跟比賽談合作是最困難的,因為有很多東西自己還是不懂。如果要跟我聊這個項目發展,那我說一天一夜也說不完。”但已然走到這一步,沒有什么退路可言。現在,方便有了自己的團隊,有人負責運營,有人負責培訓。作為老板,方便給手下所有人就一條規矩,要么就干好,想混日子就滾蛋。
“我挺想證明一點,做體制內跳出體制外轉型最成功的那個人。”這是方便跳出體制很多年后,給自己定下的目標。
怎么定義成功?思考了幾秒鐘的方便說,“用錢來定義吧,等我什么時候資產上億,就可以說成功了。”“現在呢?”這個柳海龍時代后最成功的散打王毫不避諱,“現在過了千萬了。雖然很難,但我還是想試試。”
運動員退役都面臨著轉型,有人去當教練,有人去謀個一官半職,有人下海經商。都各有各的成功,各有各的苦衷。方便,一個作為體制內默默無聞的散打選手,至少在現在,走在很多人、甚至是奧運冠軍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