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甲50000球!但逐年進球數相加怎么只有49950?

記者黃思雋報道
按德甲官方統計(由于德甲與數據公司OPTA合作,因此這也是OPTA的數據),本輪之前德甲已產生進球49999個。當上周五晚勒沃庫森做客奧格斯堡的比賽進行到23分鐘時,年僅17歲的哈弗茨“喂餅”,德國國腳貝拉拉比門前推射破門,斬獲個人本季首球,也幸運地成為了德甲第50000球的制造者。
假球?進球全部有效!
這50000個進球包括了3391個點球,3370個替補進球,984個烏龍球,46個門將進球,214個開場1分鐘內的進球,617個補時階段入球。開場15分鐘內,產生了6304球,而最后15分鐘內進球多達10718個。上半場進球為21785球,下半場產生28215球。
德甲第1球是在1963年8月24日,由多特蒙德射手科尼茨卡在做客不來梅一役開場不到1分鐘時所進;第10000球由斯圖加特的奧地利中場埃特邁爾在1974年1月26日3比0擊敗法蘭克福一役打進;第20000球也是斯圖加特制造,庫爾特·尼德邁爾在1983年10月1日3比2擊敗科隆一戰將自己的名字載入史冊;第30000球屬于不來梅前鋒諾伊巴特,他在1994年4月6日3比2擊敗弗賴堡的比賽中大演帽子戲法,還包括這個里程碑進球。
進入本世紀,第40000球由效力門興的中場布羅伊希在2005年9月20日2比1戰勝不來梅的比賽中斬獲;第45000球是加入了德國國家隊的巴西前鋒卡考在2011年4月30日代表斯圖加特2比1戰勝霍芬海姆時打進。
細心的球迷會發現,如果將德甲各賽季積分榜的進球數相加,德甲總進球在貝拉拉比破門一刻明明還沒有達到50000個——少了足足50球。為什么會出現這種誤差?首先,比勒費爾德1971-72賽季因假球案積分與進球全部清零,墊底降級,于是他們的41個進球也沒有出現在官方積分榜上。但在計算德甲總進球時,這41球并沒有被抹掉。
積分榜上少了的另外9球產生在以下3場比賽:1976年11月27日,凱澤斯勞滕主場對杜塞爾多夫的比賽在0比1時腰斬,后來官方判定客隊2比0獲勝;1993年5月22日,法蘭克福客場5比2擊敗烏丁根,但因法蘭克福違規派上4名外援,后被判定0比2告負;1995年4月13日,輪到法蘭克福2比5輸球變成2比0獲勝,原因是特拉帕托尼的拜仁不小心派上了4名業余球員,同樣違規。這3場比賽,積分榜上顯示的總進球只有6個,但實際進球算作15個。
此外,還有2場因違規改判2比0的比賽,進球總數與改判結果沒有出入,一場是1970-71賽季門興1比1打平不來梅(改判0比2),另一場是2010-11賽季圣保利0比2沙爾克(比賽提前腰斬,后判定0比2為最終比分)。值得一提的是,1992-93賽季法蘭克福對烏丁根的那場“假的5比2”,盡管法蘭克福被剝奪了勝利與5個進球,但球員的進球沒有被剝奪,獨中四元的加納射手耶博阿最開心了,他最后以20球與基爾斯滕分享了當季德甲射手王的榮譽。
“假進球”?當然有效
還有一場比賽的進球統計值得一提。1994年4月23日,拜仁憑借赫爾默的“幽靈球”2比1擊敗紐倫堡,足協后來判定雙方要重賽。結果拜仁在5月3日的重賽中5比0大勝,于是官方只計算重賽的5個進球,而原本的3球則作廢。
至于我們中國球迷親眼見證的另一粒“幽靈球”——2013年10月18日勒沃庫森客場2比1擊敗霍芬海姆一戰,基斯林打在邊網的射門“被進球”,由于事后足協認定比賽結果有效,無需重賽,進球也完全合法了。1965年3月27日,多特蒙德球員沃薩布在4比1擊敗卡爾斯魯厄一戰也進了一個“邊網球”,與基斯林的“幽靈球”一樣,此球最終認定有效,也沒有重賽。因此在德甲歷史50000球中,至少存在2個“假的進球”。這樣說來,真的第50000球締造者或許應該屬于奧格斯堡中場科爾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