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波波老爺子的另一項壯舉:引入強壯陪練型助教

隨著馬刺通殺其他29支球隊,他們也以另一種方式深刻影響著聯盟。
2009年秋天,雷霆總經理薩姆·普雷斯蒂來到弗吉尼亞聯邦大學,想近距離觀察一下中鋒拉里·桑德斯的身手。然而很偶然的一個機會,另一個大個子引起了他的注意。
戴夫·布利斯在喬治亞大學打了四年中鋒,場均得到5.8分和4.4個籃板。他在2008年畢業后,意識到自己的球員生涯已經結束,于是自愿去當校隊主教練丹尼斯·菲爾頓的助手。第二年他跟隨助理教練麥克·瓊斯來到弗吉尼亞聯邦大學,成了一名研究生助教。
“我記得戴夫非常愿意動腦。”時任弗吉尼亞聯邦大學校隊主教練沙加·斯瑪特說。“要知道,以他那樣的身材,通常不是成為教練的好料子。”
身高6尺10(2.08米)、體重255磅(115.7公斤)的布利斯,可以為斯瑪特提供大多數大學甚至是職業球隊教練組都不具備的技能,這個大個子在訓練場上可以擔負起教練和球員陪練的雙重職責。那天,普雷斯蒂看到布利斯不停用強壯的身體撞擊后衛,還在油漆區和前鋒球員練習腳步移動和弱側防守技術。
五個月后,弗吉尼亞聯邦大學的賽季結束,斯瑪特接到普雷斯蒂打來的電話,他想知道更多有關布利斯的事情。
“NBA對一位研究生助教感興趣,這還是我執教生涯中第一次碰到這種事。”斯瑪特說。
不久之后,布利斯來到雷霆成為了一名視頻分析師,現在他已經進入尼克斯教練組,兩年內先后輔助三位主教練。事實上,布利斯已經是尼克斯未來發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許是球隊唯一的亮點——在紐約,他悉心調教波爾津吉斯、威利·赫南戈麥斯和蘭斯·托馬斯這些年輕人。
布利斯從雷霆助教開啟了自己的NBA生涯
這絕非巧合,布利斯是NBA新一代助理教練的杰出代表。球隊管理層需要用最短的時間對年輕球員的價值進行評估,而起用像布利斯這樣年輕、有活力、善于動腦、肌肉發達的助理教練,可以加速他們的成長。
“像我們的球隊,主力球員的訓練量都不是很大,而大個子助教可以直接和年輕球員對抗,這是一個很大的彌補。”一位陣容嚴重老化的NBA球隊總經理助理說。“年輕球員可以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這一趨勢的始作俑者是波波維奇和馬刺。根據多名球隊高層人員和助理教練所說,馬刺是最早把大學畢業生吸納進教練組的球隊。隨著馬刺系成員蔓延到整個聯盟,這種現象也漸成風潮。
前馬刺助教麥克·布登霍爾澤,把這一理念帶到了亞特蘭大;前老鷹助教肯尼·阿特金森也把這劑良方復制到了新澤西,而籃網現任總經理西恩·馬克斯,也曾是馬刺的總經理助理。普雷斯蒂在馬刺管理層待了七年,親眼目睹了身手敏捷的年輕助理教練們帶來的好處。近年來,即使是非馬刺系球隊也紛紛效仿。
現在,像布利斯這樣的年輕助教在聯盟中的地位正在提升,尼克斯也看到了他身上蘊藏的價值。
“在我打球時,可以防守多個位置。”步行者助理教練戴夫·麥克盧爾說。“我們通常會努力開發球員們的進攻技巧,像我身高有6尺6(1.98米),能防守,實戰模擬度強。”
今年30歲的麥克盧爾在去年夏天來到步行者任職之前,曾在馬刺工作了兩年。他名義上隸屬于視頻部門,但所做的工作包羅萬象:寫球探報告、統計數據、視頻剪輯,當然也包括下場陪練。
和布利斯一樣,現在聯盟充斥著40歲以下的年輕助理教練,代表人物是騎士的丹·蓋瑞奧特、籃網的布雷特·布里爾邁爾和老鷹的查爾斯·李。麥克盧爾遠遠談不上是大學明星,他在杜克大學四個賽季場均僅得2.2分,但他的身板結實,比起很多知名球員更有實戰價值。
“去年我受傷時,經常和查爾斯·李以及其他助教打三對三,四對四。”老鷹后衛蒂姆·哈達威二世說,他本賽季幾乎各項場均數據都創下職業生涯新高。“這就是我變得更好的原因。當我和他們對抗時,能改掉弱點,并學習如何閱讀比賽。”
查爾斯·李大學場均得到11分5.5籃板
布利斯在被前尼克斯主帥費舍爾帶到紐約后,每次賽前都會花費近三個小時進行這樣的訓練。在尼克斯助理教練約什·朗斯塔夫和視頻分析師史蒂夫·西尼爾的協助下,布利斯會站在油漆區里面,看到羅恩·貝克和馬紹爾·普拉姆利打擋拆時,對其他球員發出防守指令;他會用自己厚實的身板把新秀威利·赫南戈麥斯推出去,練習他的腳步移動。接著,他又和波爾津吉斯對練。很快,布利斯的灰色T恤上就沾滿了汗水。
“每天和戴夫這個大家伙對抗,對我的幫助非常大。”波爾津吉斯說。“他個頭很大,身體強壯,這正是我進行聯盟以來遇到的最大困難。我們每天都會這樣練習,他也會給我很多建議。”
偶爾,兩個人之間的肢體對抗會升級。有一次,波爾津吉斯一肘擊在布利斯的臉上。“有時我會很抓狂。”波爾津吉斯說。“但這是好事,他只想讓我變得更好,戴夫就是你最需要的那種教練。”
撰稿:王明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