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良志:秦升申訴只是態(tài)度,不會改變處罰結果

4月6日下午,中國足協(xié)召開新聞通氣會,確認仲裁委員會已經收到秦升的申訴材料,是否受理還需要仲裁委員會做出決定。
對于秦升而言,向仲裁委員會申訴,只是表明自己的一種態(tài)度,也是他應有的權利。對秦升停賽6個月、罰款12萬的處罰,并非中國足協(xié)紀律委員會單獨做出,即使仲裁委員會受理秦升申訴,也不會更改處罰結果。
中國職業(yè)足球經過24年的發(fā)展之后,在社會化、市場化和執(zhí)行規(guī)則方面早已走在社會的前列。經過20多年的積累之后,《紀律準則》中的條款已經非常完善,處罰的程序、依據(jù)、流程、結果等,都已經科學化、合理化。法制和法治,在職業(yè)足球得到了比較好的體現(xiàn)。非常遺憾的是,對于秦升停賽6個月、罰款12萬的重罰,不是“法治”的結果,“人治因素”占了相當比重。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佩服秦升的勇氣。上海綠地申花俱樂部和秦升可能都知道申訴之后不會更改結果,依然選擇申訴,一是為了表明對處罰結果并不認可的態(tài)度,二是秦升本人也具有這樣的權利。按照《紀律準則》的規(guī)定,如果停賽達到4個月或以上,就可以向中超委員會申訴。停賽6個月的秦升,按照程序主張自己的權利,無可厚非。
現(xiàn)在的問題,是仲裁委員會能否受理秦升的申訴,只有申訴之后才能立案。不管申訴是否被受理,結果可能都是一樣的。下面對于可能不受理的結果,不再贅述。
如果仲裁委員會受理秦升的申訴,我認為也不會改變處罰結果,原因如下:仲裁委員會也知道處罰秦升不是紀律委員會單獨做出,紀律委員會不能改變的結果,仲裁委員會也不可能去改變;紀律委員會和仲裁委員會,看上去是兩個獨立的法律機構,實際上就是一對孿生兄弟,不會相互拆臺,也不會互相否定。
俱樂部以及球員必須清楚,盡管職業(yè)足球在按章辦事方面走在社會前列,但畢竟在這個大環(huán)境中,也有受到干預的時候。如果注意到此前關于U23新政和外援新政的報道,就應該明白,職業(yè)足球也不僅僅是中國足協(xié)一家在管理,應該能夠聞到其中的味道,然后告誡俱樂部官員、教練員和球員,要更加潔身自好,才能避免撞到槍口。
從紀律準則的角度講,秦升被停賽6個月、罰款12萬肯定是“冤枉”的。但是,在錯誤的時間,用一個錯誤的意念,做出了錯誤的行為,撞到一個威力巨大的槍口,結果不可能更改,只能自認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