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總”羽“總”誰重要 劉國梁升遷國乒不再有“總”

體壇+特約記者王全立報道
劉國梁不再擔任國乒總教練,他的離去讓這一崗位在近13年內第二次出現空缺。
與國羽相比,國乒出現總教練一職更早。1970年,徐寅生成為國乒首任總教練,他同時主管男隊。此后40多年后,李富榮、許紹發、蔡振華、劉國梁先后坐上總教練位置。和國羽一樣,國乒也分為男隊、女隊兩大兵團,近半個世紀設置總教練,一是突出徐寅生等人的統帥地位,二是對他們閱歷和指揮才能的一種肯定。
和國內機關企事業單位一樣,資歷是國乒職務升遷的一大考察因素。當年蔡振華率領中國男乒打贏翻身仗,功績之高中外皆知,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他與中國女乒主教練張燮林同時兼任著國乒副總教練。劉國梁堪稱教練崗位的鬼才,但他直到2013年才嘗到總教練滋味。蔡劉師徒未能在更早時間被提拔,原因很簡單,同時期擔任著中國女乒主教練一職的張燮林等人,資歷比這對師徒更深。
2013年初,劉國梁晉升總教練,同時兼任中國男隊主教練。當時,剛剛接替替施之皓成為中國女乒主教練的孔令輝并沒有副總教練這一“點綴”。通過這一點更容易作出判斷:讓資深的優秀主教練兼任總教練、副總教練,是對他們的一種葆獎。
細心人應該發現,此前國乒曾有過一段總教練空白期。2004年雅典奧運會后,國乒總教練蔡振華被任命為乒羽中心主任。從2004年底到2013年初,此后8年多時間,國乒總教練、副總教練人選一直空缺。這期間,男乒主教練是劉國梁,女乒主教練先后由陸元盛、施之皓擔任。這一點充分證明:中國體壇高層只有在擁有合適人選的情況下才會設立總教練、副總教練,反之寧愿“空缺”。劉國梁此次升遷,讓國乒總教練時隔4年之后又一次出現空缺。
事實上,目前的國乒確定沒有執掌帥印的合適人選,而且國際乒壇也沒有類似于羽毛球蘇迪曼杯這樣的男女混合團體比賽,總教練的設置意義并不大。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羽毛球、射擊隊等項目的國家隊紛紛取消了總教練建制,劉國梁的升遷,讓國乒順其自然地取消了總教練制。
據悉,國乒不再設總教練崗位,目的是減少管理層級,推動國家隊實現“扁平化”管理,提高訓練備戰效率和效益。由此看來,除非出現特殊情況,否則今后國乒不會再有“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