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數據排行:哪支球隊本土球員比外援進球多?

想必球迷朋友們早已閱覽過無數常規排行榜,今天創冰DATA通過多種數據項排列組合,換一個角度來盤點半程中超。
球場控制欲:魯能最積極
通常來說,尋求掌握更多的進攻主導率并伺機制造的進攻機會是獲取更多進球、降低自身失球的一個比較常規的思路。從對球的前場控制力和進攻欲望來說,魯能是目前中超最積極的隊伍:雖然控球率只有50.36%,但他們獲得了聯賽最高的56.19%進攻主導率,也是唯一一只有著場均超過60次攻入前場30米機會的球隊。
比較令人驚訝的是上海申花,他們在有著聯賽第三的進球同時卻有著倒數第三的進攻主導率和倒數第二的場均攻入30米次數。
如果以進攻頻效(場均攻入30米次數/控球率---用來衡量球隊有限控球內進攻欲望)來看,排名前三的隊伍是山東魯能泰山(1.23),重慶當代力帆(1.14),江蘇蘇寧易購(1.12)。
排名后三的隊伍是上海綠地申花(0.89),遼寧沈陽開新(0.94),北京中赫國安(0.97)。
傳球風格:富力最細膩
不同隊伍對于進攻推進和轉移有著不同的理解,這其中富力是踢得最細膩的。他們在場均傳球、短傳和連續傳球數據上都名列第一。申花和權健是兩只非常直接的隊伍,他們的傳球次數聯賽倒數,并且都有超過10%的傳球是長傳,不過區別在于權健是攻入進攻30米區域次數非常多,而申花則非常少。
總傳球成功率排名前三:廣州富力(81.81%),上海上港(78.05%),廣州恒大淘寶(77.59%)。
連續傳遞排名前三:廣州富力(3.52),延邊富德(3.39),河北華夏幸福(3.37)。
長傳占比前三:貴州恒豐智誠(14.71%),重慶當代力帆(13.02%),天津權?。?2.19%)。
進攻30米占總傳球占比前三:天津權?。?7.82%),山東魯能泰山(27.29%),河南建業(27.14%)。
進攻30米占總傳球占比倒數前三:延邊富德(19.51%),上海綠地申花(21.13),北京中赫國安(21.91%)。
進攻效率:上海兩強傲居榜首
從進攻效率來看,上港是目前攻擊力最強的隊伍。他們在第四的進攻機會(849)下獲得了最高的進球數(38),整體進攻效率排名第二。而申花的進攻效率更是可怕,他們在聯賽倒數第一的進攻機會(607)下,用最高的進攻效率完成了29粒入球。
進入30米次數轉化射門率排名前三:上海綠地申花(29.00%),上海上港(28.03),天津權?。?6.92%)。
射門進球率排名前三:廣州恒大淘寶(16.83%),上海綠地申花(16.48%),上海上港(15.97%)。
整體進攻效率最后前三:天津億利(1.27%),延邊富德(1.48%),江蘇蘇寧易購(1.56%)。
另外,申花是僅有的一支射中門框以后進球率超過50%的隊伍,換句話說申花球員的射門只要打中門框就有超過一半概率直接得分,門將在他們面前形同虛設。
進攻風格:華夏靠傳中和頭球,遼寧全靠定位球
從進球方式來看,華夏幸福比較依賴頭球,結合下圖的傳中和定位球來看,他們在禁區內頭球搶點射門的確是一絕。而申花雖然進球很多,但是幾乎都靠腳射。
頭球占比最高的隊伍:河北華夏幸福(39.13%),貴州恒豐智誠(33.33%),廣州富力(26.09%)。
與頭球息息相關的是傳中。華夏高居傳中成功率榜首,而魯能則有著最高的場均傳中數和成功數,這里魯能的兩翼與中鋒佩萊功不可沒。值得注意的是蘇寧雖然有著場均4.33次的成功傳中與第四的傳中成功率(26.7%),但是他們無論是傳中后頭球搶點還是腳射效率都很一般。
場均成功傳中前三:山東魯能泰山(5.36),長春亞泰(5.13),廣州恒大淘寶(4.73)。
突破數來看,上港當之無愧是中超突破狂魔隊:無論是嘗試突破數還是成功突破數都遠遠領先中超其他諸強,想必胡爾克是造成這樣效果的重要原因。相較而言,恒大和魯能這兩隊更少進行突破。特別是恒大,雖然他們的突破成功率高居第二,但是場均突破成功數卻最少。
場均突破成功排名前三:上海上港(11.67),河南建業(10.8),上海綠地申花(10.29)。
倒數前三:廣州恒大淘寶(6.93),山東魯能泰山(7.43),貴州恒豐智誠(7.47)。
定位球(這里包括角球和前場任意球)是現代足球當中重要的進球方式,而中超諸強在定位球上表現差距明顯。其中遼寧的定位球進球效率遠超其他球隊,如果算上5個點球進球,遼寧68.4%的進球來自于定位球和點球。
定位球進球效率排名前三:遼寧沈陽開新(5.48%),河北華夏幸福(3.80%),廣州恒大淘寶(3.39%)。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蘇寧雖然獲得了聯賽第二多的定位球機會,但是他們定位球得分其實比較少。
防守效率:恒大防空漏洞,顏駿凌門神
整體防守效率來看,上港是做得最好的。而攻防俱佳也保證了他們目前能夠排名聯賽第二。相比之下,遼寧的情況就比較慘烈了。
整體防守效率前三:上海上港(1.54%),河北華夏幸福(1.69%),山東魯能泰山(1.87%)。
倒數前三:遼寧沈陽開新(4.13%),江蘇蘇寧易購(3.30%),北京中赫國安(3.03%)。
從對手的進球方式來看,恒大出人意料的體現出防空的不足。他們在整體防守很不錯的情況下卻有著最多的頭球失分。
頭球失分占比最多前三:廣州恒大淘寶(6球33.3%),重慶當代力帆(6球30%),貴州恒豐智誠(6球30%)。
從門前救險角度來說,上港的顏駿凌是目前最好的門將,他也是為什么上港的防守穩若金湯的最重要原因。國安的楊智今年則狀態下降非常明顯,目前他是唯一一個撲救率不到6成的門將。
撲救率排名前三:上港-顏駿凌(81.54%),權健-張鷺(75.68%),華夏-楊程(73.47%)。
通過防守技術獲得球權并避免犯規,這是最好的獲得攻防轉換的方式。本文通過犯規頻效(解圍+攔截+搶斷除以犯規數,越高說明通過技術手段獲得轉換球權且沒有犯規的能力越大)來對各隊做一個比較排名。
前三:延邊富德(3.87),重慶當代力帆(3.65),上海上港(3.38)。
倒數前三:貴州恒豐智誠(2.36),河北華夏幸福(2.51),長春亞泰(2.54)。
比較讓人意外的是,無論被對手突破的絕對數還是對手的突破成功率,恒大目前防守對手突破最差。而成績越差的隊伍這一點反而更好。想來這應該與防守站位和攻防轉換有關系:恒大、上港這些隊伍防線會比較前壓且站位比較散,對手很難通過傳導來獲得機會只能嘗試通過突破撕裂防線。而排名靠后的球隊相對防守人員比較多或者站位比較擁擠,突破難度大的同時也許通過傳球來滲透會是更好的選擇。
防守傳中而論,上港、魯能、申花這些比較依賴邊后衛前插進攻的隊伍被人從肋部切入然后傳中的概率也相對較大。而延邊則是因為主要防守精力都在中路的緣故。
國安和蘇寧在防守定位球的時候有比較嚴重的問題。
定位球防守成功率最差前三:北京中赫國安(丟9球5.00%),江蘇蘇寧易購(丟8球4.49%),天津權健(丟7球3.78%)。
外援依賴度:重慶內援比外援進球多
隨著今年新政策的出臺,外援的使用被進一步限制,外援進球相比較去年下降了很多。在這樣的背景下,重慶是唯一一支國內球員進球超過外援的隊伍,同時上港內外援進球數量相同,彰顯他們攻擊力的平均和強大。
讓外援解決問題還是讓外援創造機會?在外援被進一步限制的背景下不少球隊再仔細考慮這個問題的答案。就目前來說,上港、華夏、申花、亞泰的外援在創造機會這一點上做的非常不錯,這也得益于這幾支隊伍都有外援中場組織核心的角色。
焦灼時刻:恒大上港搶分多
今年,中超在最后10分鐘進球比往年多很多。主要原因是今年因為U23政策、導致部分球隊的換人策略有了些調整,附帶的后果是比賽最后時刻沒有再次調整的機會。另外強隊的體能優勢和壓迫力往往讓他們在最后時刻能擴大戰果或者扭轉局勢。
最后10分鐘凈勝球前三的隊伍:廣州恒大淘寶(+6),上海上港(+6),河北華夏幸福(+3)。
倒數的隊伍:長春亞泰(-4),重慶當代力帆(-4),上海綠地申花(-3),廣州富力(-3),遼寧沈陽開新(-3)。
另外,亞泰也是唯一一支最后時刻沒有進球只有丟球的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