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拳王到拳擊推廣者 鄒市明想奪得的不只是金腰帶

體壇+記者杰西報道
鄒市明的身上曾有很多標簽:奧運冠軍、中國拳擊第一人、世界拳王,萌娃爸爸……不過對于現年36歲的鄒市明來說,他更常提到的一個身份,是中國拳擊的推廣者。
7月28日晚,痛失金腰帶不過幾分鐘后,鄒市明的名字就登上了微博熱搜,他在賽后一段含淚致謝的視頻,更是被瘋狂轉發。“謝謝你們再一次關注中國拳擊。雖然我輸了比賽,但是我希望通過這次比賽,你們能夠認得比我還年輕的中國選手,我愿意做一個搭橋的,讓你們繼續關注中國拳擊。”
時間軸撥回到一年前,鄒市明奪得WBO蠅量級世界拳王的新聞發布會上,一位美國記者向他發問,“既然你平時都住在洛杉磯,有考慮過把衛冕之戰也安排在洛杉磯嗎?”鄒市明回答道,“我在美國的幾大擂臺都比過了,現在我希望讓中國觀眾見證我實現夢想了。”
不到一年的時間,鄒市明兌現諾言,WBO金腰帶的衛冕之戰在上海開打。
奧運三朝元老不辱使命
在普羅大眾的觀念里,拳擊是屬于西方人的運動,在國內,這個項目曾被認為太過暴力而被禁止。轉變發生在1979年,“拳王”穆罕默德·阿里來到中國并接受鄧小平的接見,隨后他又多次來到中國推廣拳擊運動,直到1986年,國內才恢復拳擊運動。
2004年雅典奧運會,從小看著阿里拳賽錄像長大的貴州男孩代表中國,第一次站在了奧運會的領獎臺上。四年之后的北京奧運會,鄒市明將胸前的銅牌升級成了一塊金牌。
在那之后,為了延續國家榮譽,鄒市明推遲了自己的轉職計劃。直到現在,這件事仍是教練張傳亮心中繞不過的結。“他的黃金期已經過去了,如果市明北京奧運會后能夠去職業,我相信不是說兩年拿到金腰帶,而是說他能夠成為一代傳奇拳王。”
2012年倫敦奧運會,鄒市明衛冕成功。在中國拳擊界,這樣的成績前所未有,沒有人獲得過奧運拳擊金牌,更不要說是兩塊。
拳擊在中國不算熱門,從業者也不過數千人。鄒市明的奧運兩連冠,讓更多人開始關注這項運動,一如劉翔讓大家知道了110米欄,丁俊暉讓更多人愛上了斯諾克。鄒市明成了中國拳擊的代言人,也為中國業余拳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里約奧運會上,“后鄒市明時代”的中國拳擊隊依然取得了1銀3銅的成績。
"高齡"轉職 探路美利堅
完成了自己在業余拳壇的使命后,2013年,32歲的鄒市明與盛力世家SECA以及職業拳擊推廣公司Top Rank簽約,宣布正式進軍職業拳壇。這是鄒市明職業生涯的一小步,卻是中國拳擊的一大步。Top Rank的總裁阿魯姆在簽下鄒市明后就直言,“這是一個有14億人口的國家,是一個真正的超級強國,如果做得好,這將是世界上拳擊最大的觀眾群。”
2013年4月,轉職僅僅3個月的鄒市明就擊敗墨西哥選手瓦雷祖拉取得職業生涯的首場勝利;2016年11月06日,鄒市明在拉斯維加斯以120比107擊敗泰國拳手坤比七,成為WBO蠅量級世界拳王金腰帶得主,也是熊朝忠后中國第二位職業拳王。
自征戰職業拳壇起,鄒市明的一舉一動都能在國內引起熱烈討論,而他與坤比七的金腰帶爭奪戰,據說吸引了超過一億的收視人數。盛力世家的總裁李勝在接受ESPN采訪時就感嘆,這是第一次有那么多中國媒體和粉絲遠赴拉斯維加斯觀看一位中國拳手的比賽。
贏得WBO金腰帶不過一周時間,鄒市明宣布要以賽事聯合推廣人的身份加入中國第一個職業拳擊聯賽——拳力聯盟。在李勝看來,“中國的職業拳擊是脫節的,只有幾個最頂級的選手,下面就沒了。我們現在做的就是讓很多好的拳擊苗子有比賽可打,把這個體育項目做起來。”
在美國的幾年間,鄒市明除了師從羅奇提高競技水平外,他也和妻子冉瑩穎進行了深入的拳擊文化學習。“我們交了很多朋友,我希望這些能為我們今后搭建一個橋梁,為更多有職業拳擊夢想的年輕人,能夠踏過我們建立的這個橋梁,真正走到美國職業拳擊的舞臺。”他甚至跟妻子提到了想要做一個連鎖的拳擊館。“我要讓師兄師弟們有飯吃,不用去看場子、當保鏢、拿灰色收入,要讓他們堂堂正正、體體面面地過日子。”
2016年,英國的《每日郵報》就曾撰文表示看好中國拳擊的發展。的確,14億人口的潛在市場,無數躍躍欲試的投資方,而因為鄒市明的關系,曾經最缺乏的關注度和曝光量也不再是問題。阿魯姆也對中國市場的未來持樂觀態度,“我們在北京、上海、澳門舉辦過拳賽,都取得了很好的反響,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理解拳擊這項運動,不管是通過電視還是網絡。"
中國拳擊未來的變得愈發光明,而鄒市明,正是這條道路上的開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