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文離開的日子,拉夫能夠做好騎士的二當家嗎?

記者羅珂報道
已經在騎士效力了6個賽季的全明星控衛凱瑞·歐文,留在克利夫蘭的時間越來越短了。騎士希望通過交易為勒布朗·詹姆斯找到新的得力助手:“甜瓜”安東尼、維金斯、布萊德索等人都是他們的交易目標。如果騎士管理層沉得住氣,他們可以等到賽季中期再出手,屆時若保羅、考辛斯的2017-18賽季過得不順利,也可能成為騎士的選擇。
當然,得到上述任何一位球員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新球員融入騎士更不是動動嘴皮子就可以的。所以在2017-18賽季,志在沖冠的騎士需要想清楚:是不是要讓全明星大前鋒凱文·拉夫承擔更多更重要的責任?換句話說,拉夫是不是要成為球隊的二當家?
如果歐文屆時仍在隊中,這種情況會出現嗎?還是說騎士要等待完成歐文的交易后,再進行更衣室里的權力更替?
至少在進攻端,拉夫應該扮演起更重要的角色。上賽季,他的進攻使用率達到26.4%,達到了效力騎士的最高值,和此前在森林狼時創造的職業生涯最高紀錄(28.9%)差不多。但是,在明尼阿波利斯打球時拉夫單季最多出手達到18.5次,得到26.1分;上賽季拉夫場均投籃數只有14.5次,場均得分不過19.0分。拉夫是比以往更能傳球了嗎?在勒布朗和歐文身邊的打球,刷助攻可不容易,9.8的助攻率并不比此前的賽季更好。要知道在2013-14賽季,他的助攻率可是達到了21.4%。而在轉型為空間四號位后,拉夫造罰球的機會也少了。上賽季場均4.9次罰球的成績,比巔峰的2011-12賽季和2013-14賽季,都少了3次以上。
這些數字都證明了一件事:作為球隊三當家的拉夫,并沒有機會充分發揮自己的進攻能力。而在減體重后,拉夫投三分越來越順手,上賽季場均出手6.5次遠投;但低位威力則大幅下降,命中率只有39.5%,比2015-16賽季還低了近9個百分點。拉夫不再是那個憑借力量和腳步在低位強攻、搶籃板的內線悍將了,他的勾手更多是只是造犯規,而不是直接得分。
因此,拉夫需要打得更有侵略性,可以通過高位持球,利用速度、腳步和技術,或投或突,成為一名全能的內線得分手。但是,這意味著他需要更多觸球,而不僅僅充當接球就投的炮臺。在不考慮歐文的接替者情況下,勒布朗要做出表率,他要像對待歐文那樣對待拉夫。上賽季,拉夫平均每場比賽僅僅獲得33.9次傳球,剛剛達到歐文的一半(67.5次)。如果歐文走了,拉夫能夠平添一倍球權嗎?
理論上說,拉夫持球的效果并不比歐文差。歐文是一個現象級的得分手,但他沉迷于單打的球風,無疑會影響到球隊的整體性。在歐文持球與防守者單挑時,隊友往往會站著不動“看熱鬧”。而拉夫在高位或低位持球時,隊友可以多跑動切入,通過傳切配合創造出更好的得分機會。如果說勒布朗和歐文的二人轉讓騎士贏得了隊史首個總冠軍,那么如今輪到拉夫證明自己了。
歡迎下載體壇周報客戶端體壇+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