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賽季14支球隊虧出血 為啥各個老板還喜笑顏開?

體壇+記者董倡碩報道
根據ESPN的報道,上個賽季NBA虧損球隊數量達到十四支,雖然看起來能夠盈利的球隊超過半數,但是在進行過所謂的聯盟分成之后,依然有九支球隊呈虧損狀態。
從報道來看,財政赤字的球隊分別是老鷹、籃網、黃蜂、活塞、步行者、灰熊、雄鹿、森林狼、鵜鶘、魔術、太陽、開拓者、國王和奇才。但是,財政虧損這件事情遠沒有聽上去那么簡單,對于NBA的球隊來說,這很有可能還會增加球隊老板的受益。
什么是球隊虧損?
簡單來說,球隊一年中在雇傭球員、職工薪水、差旅費等等上百種消費情況下付出的金錢,要比他們的球衣、轉播、球票、廣告和贊助等收益更少。
這會導致球隊破產嗎?
沒有球隊虧損到面臨破產的邊緣,所有商業所有者或是投資人都做好了先期投資虧損的準備。
球隊的老板會因為虧損而賣掉球隊嗎?
基本上不會,但是會因為其他的原因出此下策。
一個球隊的價值并不在于他們的當年預算或是虧損,這也就是為什么火箭能夠賣出22億美元天價的原因。如今,由于NBA球隊價值激增,包括騎士和灰熊的老板都有意賣出球隊,這會讓他們獲得巨額的收益。就算一支球隊虧損了,但是這并不意味著老板也會跟著遭殃。
老板能夠通過其他途徑把錢掙回來嗎?
當然可以。ESPN統計的數據是嚴格依照所謂的“籃球領域運作”來計算的,許多NBA球隊的控股財團和老板都有著自己主場球館的所有權,他們可以通過各式各樣的演唱會、博覽會等場地租用、贊助、門票銷售來獲得收益,這些當然沒有被ESPN計算在內。
財政損失會影響球隊發展嗎?
這是必然的。
在ESPN的財報中,我們得知洛杉磯湖人隊在上賽季以1億1千多萬美金的收益占據榜首,這支連續四個賽季沒能取得三十場以上勝利的球隊居然能夠力壓聯盟最強奪得桂冠,讓人感到匪夷所思。
實際上,這就是所謂“大球市”帶來的效應,坐擁地利的湖人隊能夠在科比退役后繼續狂賺,可是遙想當年,即便是擁有杜蘭特、韋少和哈登的雷霆都因為付不起奢侈稅被迫解散“三少”。而反觀如今的勇士,背靠舊金山這個巨大的“印鈔機”,他們甚至有可能在接下來的兩年中用不錯的薪水留住格林和湯普森。
小球會還有補救的余地嗎?
小球會如今正在推動聯盟的收益分成改革,EPSN指出,甚至有的老板直接要求聯盟,稱官方應該保證30支球隊的盈利都在2000萬美元以上。
很明顯,這就是自私最原始的體現,想要保證這樣的結果,類似于湖人和勇士這樣的球隊就要拿出更多的收益來資助小球會,如此一來,他們也就能夠直面奢侈稅的恐懼,為城市帶來更多的超級巨星。但是,這個規則顯然是超級強隊們不能接受的。
雖然如此,這些老板們依然不需要擔心球隊的生死。如今NBA的球隊不斷溢價,外界的估值持續上升,不管一年的財政收入是否面臨赤字,只要自己球隊的整體價值在逐年增加,NBA的老板們也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所以,別被什么“接近半數球隊要倒閉”的標題嚇壞了,現在的這個NBA好得很,球隊老板們也好得很。NBA的影響力和價值正在逐年增加,球隊老板們心里其實也都喜開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