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聯發球新規搶戲全英賽 林丹諶龍等名將齊吐槽

體壇+記者肥柴報道
自去年世界羽聯推出“發球時球員擊球點高度不能超過1.15米”的規則后,這項新規便倍受爭議,包括林丹、世界第一阿塞爾森、男雙世界第一蘇卡穆約/費爾南迪等名將都曾公開抱怨過這項規則的不合理。正在伯明翰進行的全英公開賽則是這項規則施行后的首站超級1000賽事,此前已招致許多關注的發球新規在比賽期間再度成為輿論中心。
在新規則實施后的首站比賽德國公開賽時,林丹就已在社交媒體上發表一篇長文吐槽世界羽聯推行的發球新規“荒謬”,在全英公開賽期間,他又指出德國公開賽和全英公開賽兩站比賽判罰尺度不一,并表示這樣的規則修改毫無意義。
“與德國公開賽相比,全英似乎判得要輕。我當時(在德國公開賽時)就認為,發球規則改變的意義在哪里?德國公開賽是小比賽,就判得嚴,全英這樣的大比賽就判得松?或者是大家表示了不滿,有意見了,然后就判得輕一點,這樣的規則修改沒有任何意義。”林丹說。
印度雙打女將雷迪則表示,在德國公開賽時,裁判們似乎并未接受到位的培訓:“在我們練球時我發現裁判們也在研究怎么執行新規。”
去年四奪超級賽冠軍的印度名將斯里坎斯折戟男單次輪,賽后他也認為裁判在發球時的判罰有規則不統一之嫌。“我沒想到我會被判這么多的發球失誤,昨天我一個失誤也沒有。”輸掉比賽的斯里坎斯這樣說道,“這種情況不應該在同一項比賽中發生,應該有明確的統一規則。昨天和今天判罰截然不同,這太荒謬了。”而奧運女單冠軍、西班牙選手馬林也認為裁判們很難就發球做出統一而正確的判罰。
在第二輪比賽時,諶龍同樣遭遇了發球失誤的判罰。在諶龍看來,這項規則對高個子選手尤其不利,而如果能有一個機器掃描來進行判罰而非裁判判斷的話,或許發球新規所遭受的爭議會少一些。
除了發球新規本身讓選手深感困擾之外,這項規則的出臺過程同樣也飽受詬病。在全英公開賽賽前一日,李宗偉、馬林、蘇卡穆約/費爾南迪等7名選手在出席主辦方的活動時,均表示世界羽聯在制定規則前并未咨詢過選手的意見。
林丹和諶龍也直指世界羽聯在決策過程的弊病。在接受新華社采訪時,諶龍希望世界羽聯在修改規則時能夠為運動員著想并參考選手和教練的意見。
“世界羽聯修改規則前應該多去問隊員和教練,因為我們是最實際受影響的,這么高級別的比賽,還需要裁判的判罰來決定發球是不是違例,這對球員是不公平的。”諶龍說,“希望羽毛球真正是靠運動員競爭來進行的運動,而不是在關鍵時刻因為裁判判罰丟分。”
而林丹更是認為一系列改革舉措說明世界羽聯信心不足。“他們(世界羽聯)現在開始橫向比較這項運動,想從自身改變一些規則,其實是對這項運動信心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