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80億巨額版權反噬?ESPN從百度上查出了絕癥

體壇+記者董倡碩報道
9年240億,ESPN的這一筆投資可謂是盤活了死氣沉沉的自由球員和媒體市場,根據(jù)當時的預計,球員的年薪將迎來歷史性的上升,媒體的撰文鋪天蓋地。如今,這份壕到?jīng)]邊的合同帶來的震撼已經(jīng)逐漸消退,在各類文章的耳濡目染之下,我們早已洞悉了這筆財產(chǎn)能夠為NBA帶來的變化。但是有沒有人想要弄明白,提供這筆錢的金主,經(jīng)歷過一批又一批的裁員,如今是否安在?
ESPN錢從何處來?
“沒有什么比賽事的專有版權更加重要了,因為他們是獨家的,這種優(yōu)勢無可取代。”ESPN總裁約翰·吉斯珀在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說道。相比于NBA上一份電視轉播版權,大氣的ESPN給出了2.8倍于它的價格。
想想現(xiàn)在壟斷NBA獨家版權的騰訊,斯基珀的這番話似乎很有道理。在騰訊以5年5億美元從新浪手中拿走NBA網(wǎng)絡獨播版權之后,憑借著付費業(yè)務和廣告費用,玩出了不錯的收成。
ESPN與現(xiàn)在的騰訊一樣。在美國,你如果想要收看一場體育賽事,無非通過兩種渠道。首先,你花重金買一張門票,去感受現(xiàn)場的山呼海嘯;其次,你充上一個月的電視會員,忽略你完全不需要的其他特權,觀看那么幾場你心儀的比賽。轉播權在溢價,這撮羊毛,就出在你的身上。
龐大的北美體育,ESPN至少攬入一億個家庭電視終端。假設,每個月有其中的九千萬擁護保持8美元的訂閱,那么在這一個月中,ESPN就有超過七億美金的收成。有線電視網(wǎng)絡的收益,要比ESPN母公司迪士尼旗下主題公園和電影票房盈利的總和還要多。
當然,接下來一個重要的問題也就隨之而來。
賺得盆滿缽滿,為何還要裁人?
在幾年以前,ESPN總裁約翰·斯基珀對著座無虛席的記者們說道,真正威脅我們的并不是日益興起地網(wǎng)絡流媒體,而是訂閱用戶的流失。
上文中我們說到,獨家版權讓騰訊過上了衣食無憂的日子。但是這也是中國特殊國情下才有的效果,在央視的寵溺之下,由于騰訊的出現(xiàn),帶出了第一批愿意付錢觀看比賽的年輕人。然而,這批收入上斷崖式的陡增,是ESPN難以在美國發(fā)掘的。想想現(xiàn)在必須坐在客廳對著電視看個CCTV,他們還要你付錢,你愿意嗎?
根據(jù)PwC發(fā)布的一項調查,ESPN在過去的五年間損失了超過一千萬的用戶群體,而作為網(wǎng)絡流媒體的新一代統(tǒng)治者,Netflix的訂閱用戶則在過去的五年中翻倍。
但是,ESPN長久以來的轉播和盈利模式十分依賴體育轉播版權,其旗下類似于NBA Countdown和The Jump這樣的電視節(jié)目以及文字媒體,全部依賴于版權生存。雖然用戶減少,他們還是不得不大量買入體育聯(lián)賽的直播版權。
在2017年,ESPN在這方面再次送出了80億美元的投資:20億美元用以轉播大學籃球和橄欖球;19億美元用以轉播NFL;14億進入NBA市場;再加上對美職棒的投資。很多球迷都知道NBA的工資帽是怎么一回事,現(xiàn)在的ESPN就像是一支吃滿大合同的NBA球隊,而他們的薪金空間,將在2020年大量版權到期之前,一直被牢牢鎖死。
但是我們想想NBA,就像現(xiàn)在的勇士,你薪金空間被鎖死又如何?15份超值合同在手,我一樣建立王朝。
ESPN能不能讓雞下出蛋?
在2015年,剛剛和NBA“私定”九年人生的ESPN便宣布裁員計劃,在短短地幾年時間內,他們裁掉了500位左右的媒體人。對于許多幾十上百人規(guī)模的中小型企業(yè)而言,這就是個天文數(shù)字。
但是你不知道的是,在短短地18個月的時間里,ESPN全球范圍內的總員工數(shù)量已經(jīng)超過8000人,不降反升。
這個示例告訴我們,再小的病,上百度一查,都是絕癥。
在接受采訪時,比爾·西蒙斯告訴記者:“人們產(chǎn)生ESPN要拜拜的想法真的很奇怪,他們并沒有深陷泥濘,ESPN僅僅不過是失去了躺著數(shù)錢的愜意。”
在過去的一年中,縱覽北美18歲到54歲的群體里,ESPN的收視率高居所有有線電視的第一名,而總訂閱人數(shù)也是位居第二。有線電視的存在讓ESPN成為了美國最強大的體育媒體,但是隨著轉播合同的不斷升值,雖然不會摧毀ESPN,可面對這種總體趨勢,ESPN必須要做出調整。
ESPN路在何方?
簡而言之,從愿意被坑的用戶身上坑更多的錢。
從訂閱用戶方面,他們可以效法HBO和Netflix,通過迪士尼建立網(wǎng)絡流媒體平臺,提高產(chǎn)品定價。其次,ESPN可以將手中的版權進行分銷,出售給FaceBook,Apple、Amazon、Netflix和Google這樣愿意在網(wǎng)絡體育直播上探索新大陸的網(wǎng)絡公司。
從正面來理解,ESPN似乎因訂閱用戶的下降而苦惱,他們的產(chǎn)品只能滿足特定的人群,但是當我們從反面來理解,ESPN也是這些熱愛體育人群的唯一出口。或許有線電視并不是體育轉播的未來,但是在這個未來里,人類永遠也不可能失去體育轉播,重金買下的版權,依然能夠讓ESPN在這個行業(yè)中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