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IG經理蘇小落 與他聊聊有關電競的一切

3月25日LPL的一場焦點戰中,IG以2比0,兩局僅耗時50多分鐘就擊潰RNG完成14連勝。而小局連勝也來到了17局,距離EDG所保持的18場小局連勝記錄僅差一局。所有人驚呼誰能阻擋這支IG,“LPL史上最強”的聲音漸起。作為這支IG完全體的掌舵者蘇小落,記者在此前對他進行了專訪。這個賽季他已經從單純的經理角色介入了戰隊的戰術中,這一變化無疑也是這支IG起飛的關鍵。
談入行
體壇 :你是怎么進入電競這個圈子的?
蘇小落:那時候英雄聯盟剛剛興起,作為一名玩家對這些事情非常感興趣,開始我是一個公務員,參加了國家統一的公務員考試,后來自己的司法考試也通過了,就開了一個律所。因為開律所,時間比較多吧,每年能接幾個活,夠養活自己,所以說玩的時候比較多,身邊的朋友在喜歡電競,逐漸認識這群人,就出來搞電競了。
體壇:從公務員跳到電競,家里不反對嗎?
蘇小落:是,當時我也是從家里逃出來的嘛,家里人只給我半年的生活費,把我銀行卡全凍結了,那時我的生活還算可以,算是給我這次機會嘗試嘛。
體壇:進電競圈的第一份工作是做什么?
蘇小落:是做解說,因為當然游戲剛剛興起,所以有很多玩家比較喜歡聽一些比較精彩的分析和賽評。那時候所有的版權都是對外開放的,任何個人和私人都可以對這個的游戲的每一場賽事或者說每一個優秀玩家的
體壇:俱樂部需要專職的解說還是賽事方面的?
蘇小落:俱樂部,因為那時候俱樂部這個模式也是剛剛起步,都在摸著石頭過河,大家也不知道到底需要什么。到現在,俱樂部的分工和職責比較明確了。那個時候是一頭霧水,感覺對于俱樂部名利雙收的都會去做。領導也是逐漸發現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了,所以把我推到了賽事解說這個平臺上。
談聯賽
體壇:那個時候國內賽事狀況是怎么樣的?
蘇小落:是聯賽還沒有起步,12年是杯賽百花齊放的狀況。俱樂部很少,英雄聯盟戰隊比較多,都很喜歡打一些小型的杯賽。
體壇:草莓有一個點說是有了聯賽之后,收入降低了,和其他的差距因為他們研究和學習我們的戰術打法縮小了。從你的角度,聯賽出現之后,有什么變化?
蘇小落:聯賽是一個很長選的東西,每年有一個官方舉辦的比賽,這樣會把英雄聯盟的文化傳播下去,養成用戶的觀看習慣。從長遠來看這是非常好的沉淀。杯賽的不確定性和偶然性很大。可以說有了聯賽才讓我們懂了什么是真正的電競,電競是需要一個載體的,聯賽正好是這樣的載體。
體壇:你之前是在做解說,2013年的時候你開始做什么工作了?
蘇小落:開始接手了經紀人的位置,因為帶我入行的老大哥因為個人原因,把我推到了這個位置,我開始也是很不樂意的。因為這個工作是從臺前到幕后的轉換,臺前的話可能是說耀眼一點,加上自己對解說這個行業也是充滿熱愛的,而且我也比較會說。當時也沒有接觸過特別幕后的工作,你也知道我之前的工作是律師,能說會道。所以對我來說算是一個挺大的挑戰。
體壇:你第一次去聯賽的現場有沒有印象?
蘇小落:感覺很興奮吧,當時有一些看不清的感覺。這么大規模的聯賽還是第一次經歷,所以說對能持續多久還是存疑。所以說當時參加太倉聯賽,每個俱樂部都是希望這個聯賽能行穩定長久的持續下去。聯賽的創立讓我們看到了電競的曙光。
體壇:會感覺到比如隊員的收入,環境有什么變化?
蘇小落:我們身處其中,不管是從收入上,還是從每天不確定的生活到可以明白自己一年的努力方向。很明顯可以感覺到,之前是我們通過自己的資源也好,其他的也好,去趕各種杯賽。但是有了聯賽以后,大家基本可以把自己的時間定下來。然后努力的去鉆研游戲,鉆研游戲版本,更好的去發展俱樂部,把俱樂部的經營一點點搞上去。
體壇:當時做經理和現在職責上有什么區別嗎?
蘇小落:怎么說呢,我感覺經理這個角色要跟著每年俱樂部的狀況去走。因為一個俱樂部的核心一定是成績。兵無常勢,競技體育總歸會有高峰和低谷。當俱樂部在低谷的時候,要幫助俱樂部去走出低谷。
在Kid的退役賽上
談韓援與直播
體壇:2014-15年,好像韓援來襲,大家都在買韓援,那么從俱樂部的角度怎么看待這個事情?
蘇小落:感覺大家像是被打了一針強心劑一樣,從體育外援這個制度,是不是別人有的我們也有一定要有。仔細的想也相當于是兩國電競文化的碰撞和融合。總得來想應該是這樣的,但是沒想到的這件好事演變成了打引號的“好事”。因為當時的引援流程和瘋狂程度跟現在這種很理性的引援不能比的。當時到最后大家趨之若鶩吧,覺得沒有韓援的隊伍就非常菜。當然大家都摸著石頭過河吧。
體壇:2015年,出現了新的東西,直播。對于俱樂部和職業選手的影響有哪些?
蘇小落:怎么說呢,引入直播平臺。第一,可以承接著2014年的這種感覺,就是引援更加的瘋狂。因為直播平臺可以和俱樂部和選手帶來更豐厚的資金。可以去引入一些外援,因為外援在世界賽的舞臺,中國的觀眾也可以看到,在中國也是有很多的粉絲。包括操作很精彩,在直播平臺展現自己,可以為平臺帶來很多的流量。所以在一塊資金的注入,比2014年還要瘋狂。然后,第二就是讓一些選手選擇了退役,很現實的感覺,舉個例子:比如黃健翔的話,他賺的錢比梅西C羅還要多,你說梅西C羅會怎么做。他的名氣比梅西C羅,他的受眾面不管是名或者利都要場上運動員多的話,你會怎么做?
體壇:當時你在俱樂部經理的角度,有沒有隊員給你這種壓力?
蘇小落:并不是說壓力,只是大家的當時商量之后,我們有一部分隊員選擇退役。俱樂部經理要站在兩種方面去考慮,站在俱樂部立場是必要的,現在隊員立場也是必要的。
體壇:在2015年的直播,你會幫隊員去考慮或者大家共同討論退役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
蘇小落:不能這樣說,因為當時我們只能很透明的去告訴隊員。因為自己本身要和俱樂部去談一些直播平臺贊助的活動嘛,同時贊助給我們的一些費用,我們也會分給隊員們一些分成。怎么說呢,我很清楚的感覺到如果把這些很透明的公布給隊員,我感覺很多隊員應該會選擇退役。就像我剛剛舉的例子,這直播真的是一件名利雙收的事情,且比場上的運動員要名利雙收的程度要大的多的多,不是說十倍二十倍啊,甚至是幾百倍。
體壇:后面就開始走偏了,資本介入之后,大家都要瘋狂搶人。
蘇小落:因為資本是逐利的嘛,但是我們電競可以說是還在成長當中,而且它不像現在很多玩的,把自己的成果作為商品投入到資本市場去沉淀。電競一定是要一步一步慢慢的去走,所以說資本的這一個進程給我們帶來的壓力和沖擊是非常非常大的,但是我們也是用電競人自己的辦法把這些沖擊消化掉了。
體壇:俱樂部層面,2015年還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情嗎?
蘇小落:15的時候,我們闖進了世界賽,也是闊別三年。我們從2012年進入世界賽后,直到2015年才第二次進入世界賽。雖然世界賽小組賽就折戟,但是能站在世界的舞臺上,感覺又回來了。一種去拼的感覺,因為電競的核心就是競技。如果說競技上再加一個態度就是有一種使命感,對抗就更加激烈一些。所以說當時進入世界賽,給我們團隊帶來非常大的觸動。
談地域化
體壇:2016年,自己的工作狀態,俱樂部的變化有什么感覺?
蘇小落:因為2016年,整個英雄聯盟從15—16年開始走入了一個下風期,連續幾年我們在世界賽的表現都不能讓大家滿意。所以輿論和粉絲們的一些質疑,包括同行的一些悲觀的情緒,這兩年可能是我們最艱難的兩年。內憂外患吧,內憂就是所有俱樂部的成績都沒有達到預期,外患就是消化直播平臺給我們帶來的一些東西。所以說,所有人的白頭發都是這些年長出來的,但是走過這段路,我們每個人都會變得更加大心臟一些。
體壇:當時面對這些壓力的時候,你需要做些什么呢?
蘇小落:工作很多,可能還是要講到直播平臺,選手發生了斷層。很多年輕的選手在岔路口就已經轉向了,我們作為俱樂部也是沒有辦法的。和直播平臺中的主力是沒有辦法對抗的。大家都在想辦法,外援的熱度也過了,而且也要保證已經俱樂部的內援,開始感覺到青訓的重要。但是那邊還有一個怪獸在虎視眈眈,把你想要的青訓甚至主力隊員無限的往直播平臺輸送。我們一直在想辦法,但是一直沒有辦法。
體壇:到了17年,有了聯盟化和地域化,當時對這個的看法是什么樣的?
蘇小落:這個圈子起步還沒有幾年,我們有點在跑。這個是很好的一件事,可以把賽事的文化落地到俱樂部文化,因為地方一定會給你更好的政策,贊助商機會,人文環境的支援。同時走這一步的時候,俱樂部的成本和結構又會進行調整,俱樂部的部門肯定會增加。除了俱樂部部門增加成本一外,整個廠的建設也是非常大的投資。涉及到了目前在中國最大的蛋糕地產,有的時候現有的俱樂部能力不足以駕馭這些東西的時候,就是在跑。但是很感謝官方的幫助,無論是從資源還是資金方面,我們相當于是被人扶著在跑。可能電競人做事,和電競這項運動也很像,一場競技一場較量。我們正在跟傳統行業進行較量,雖然我們的發展速度夠快,但是我們快中還是在求穩的。
談S7
體壇:對于S7在中國舉辦,印象最深刻的事情?
蘇小落:整個S7我們是陪練的身份。其實在陪練的時候,我們團隊的人都在鞭策自己,我們整個團隊都在進步吧。無論是從整個團隊,從隊員到工作人員,去現場觀賽還是陪練過程中,都感覺我們如果在場上,我們不會輸這場比賽。所以說,團隊的凝聚力和默契度得到了很大提高。
體壇:有沒有其他方面,比如說門票,其他什么震驚到你?
蘇小落:說實在,沒想到吧。可能流量在走下坡路。可以看到游戲用戶和賽事用戶的區別,游戲用戶一定會走下坡路,但是觀賽用戶不降反升。因為已經培養了大家的觀賽習慣,但是沒有想到會這么好。觀賽的人數,門票的價格,包括鳥巢的科技氛圍,我們真的是在跑,但是我們做的真的不錯。
體壇:這五年里,感受到最大的變化?
蘇小落:這樣一款賽事的生命力和整個電競從無到有的過程。從本源來講它是一個消費很低并且相對公平的項目。它走進了我們的生活,會對我們的生活帶來什么樣的改變。
體壇:選手的居住環境的變化是怎樣的?
蘇小落:這個要看俱樂部的定位,因為我們俱樂部的資本比較強硬。我們是從12年,一步到位的改善,包括選手的飲食起居都非常好。聯賽的話,聯盟會有規范,這個規范制約了很多小戰隊。
談盈利
體壇:俱樂部的盈利問題,你覺得電競盈利的點在什么地方?
蘇小落:.大家一直在找辦法去嘗試。包括這次的主客場制度,也是盈利的一個關鍵點。主場俱樂部可以吸收更多地方文化的自由。把俱樂部落地到地方,把賽事進行更好的地推。把自己的俱樂部文化扎根在那里,可以讓嘗試在傳統體育的地方多一條腿走路。
體壇:現在IG你們的營收主要是幾個方面?
蘇小落:第一是贊助商,第二是怪獸直播平臺,第三是周邊的售賣和比賽獎金。官方還有一些補貼,因為我們的轉播權是由官方控制的。
體壇:營收大概數字可以透露嗎?
蘇小落:正常來說,努力的話可以做到收支平衡。
體壇:關于門檻玩不轉的問題,和幾年前中超很像,有大的資本進來后,門檻被拉的很高。今年的聯賽又進來四家,是不是說他把這個門檻提高,逐步淘汰,之后大的資本進來,單純的俱樂部盈利大家并不在意,盈利會是一個偽命題?
蘇小落:并沒有,我覺得這種洗牌方式,應該是對整個俱樂部市場的一個考驗。進來的背書很不錯的企業,目前在傳統企業的資源相對來說更好,可以把電競發酵到各個領域上去,我們可以去尋找尋求一些跨界合作的機會。比如蘇寧,京東,他們是很良好的社會資源,首先會把電競推給各行各業。讓跨界的資源來看看我們是否有能力和底氣來和大家合作。并不是一個偽命題吧,可能是一個長命題。現在討論還為時尚早,可能過個一兩年,我們可以看到這樣強背書的企業會對電競帶來的影響。
體壇:和其他俱樂部探討過關于盈利的模式么?
蘇小落:盈利模式有些東西是比較機密的,比如辦卡消費的模式,電競俱樂部的辦卡更加貼近生活。每個俱樂部盈利方式和找的變現的點都不一樣嘛。可以這樣說,電競變現的點更容易一些,因為更加貼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