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倫敦一代”謝幕 “朱袁張”+李盈瑩或領軍東奧

體壇+通訊員阿呆報道
新秀涌現,老將退役。每屆女排聯賽結束,新老更替規律都會顯現。李盈瑩橫空出世,中國女排收獲一枚驚喜;惠若琪宣布退役,中國女排送走昔日隊長。
倫敦班底謝幕,東京周期框架已見雛形
經歷中國女排艱難歲月卻追夢無悔,惠若琪、魏秋月、徐云麗“守得花開見月明”。為倫敦周期隊友彌補伯爵宮留下的遺憾后,2012年女排奧運班底基本宣告謝幕。
魏秋月走進校園深造學習,惠若琪投身公益事業,徐云麗的傷愈狀態充滿變數。即便有王一梅、馬蘊雯、張磊、米楊等老將堅守聯賽賽場,但平均年齡30+的她們已連續4年沒叩響國家隊的大門了。對于29歲的曾春蕾來說,能否保持狀態,時隔8年再戰奧運仍屬待定。
老將的淡出便意味著新秀的崛起,隨著新一批國家隊集訓名單公布,東京周期的球員框架也已見雛形。
朱婷、袁心玥穩居主力,“拔尖”新秀未來可期
主攻位置朱婷仍是雷打不動的主力。只要保持身體健康,河南姑娘仍會以中國女排隊長身份出征2年后的東京奧運。張常寧能做到讓一傳更穩、豐富進攻線路,24歲的她是東京奧運的不二人選。向往國家隊生活的李盈瑩,只要能抓住機遇在“郎家班”鞏固接發、提升吊球和亂球處理能力,未來她或許會成為第二個朱婷。
袁心玥在2017賽季大踏步前進,坐實了中國女排第一副攻位置。她的成長讓中國女排如獲至寶。東京周期的三大賽,袁心玥躋身首發陣營是毋庸置疑的。高意、王媛媛以及楊涵玉的涌現,讓副攻線競爭逐漸白熱化,平均年齡僅有21歲的她們誰更會利用身高優勢,誰便更有可能參加2020東京奧運。
丁霞、曾春蕾捍衛老將榮譽,“國家隊常客”無后路可退
丁霞作為老將壓陣,保證健康的基礎上,基本會占據二傳線一席之位。對于姚迪、刁琳宇的“國家隊常客”地位,如再無法抓住機遇取得立足,便要被孫海平、孟豆等人沖擊下去。姚迪在聯賽總決賽的發揮讓人眼前一亮,但能否在國際大賽擺脫時常不穩定的狀態,將決定她2018賽季國家隊比賽乃至2年后奧運會前景。而刁琳宇能否突破瓶頸期,也將決定她職業生涯走向。
接應位置人才短缺,國家隊也許會做出讓李盈瑩改打接應的轉變。而這也是本賽季中國女排的最大看點。左手優勢外加年輕本錢,李盈瑩在二號位具備充足競爭力。
29歲的曾春蕾煥發職業生涯第二春,她將以經驗優勢在東京奧運之爭占得先機。楊方旭和龔翔宇的“一老一少”角逐充滿看點。江蘇姑娘龔翔宇在三四名決賽的“脫胎換骨”,讓球迷對她國家隊的比賽更多了一份期盼。
自由人位置比拼,林莉的穩定發揮讓她人難以撼動。王夢潔、王唯漪要做的是在機遇中求得生存,利用世錦賽機會為自己積累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