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漢姆塞爾比過30才封王 征服世錦賽丁俊暉需耐心

體壇+特約記者迭戈報道
丁俊暉以完敗的方式止步今年世錦賽八強,將不擅長打逆風球的致命傷暴露無遺,而“丁俊暉永遠無緣世界冠軍”的聲音也此起彼伏。盡管1987年出生的丁俊暉已31歲,但若能擁有冠軍氣質,年齡其實不是丁俊暉通往冠軍殿堂的障礙,回首望去,很多“大齡青年”的奪冠事跡都足以成為丁俊暉繼續前進的動力。
不得不提的就是塞爾比,憑借四年三奪冠載入世錦賽史冊,但不容忽視的是,2014年塞爾比贏下卡特、麥克馬努斯、羅伯遜和奧沙利文,首次問鼎世錦賽冠軍時已是31歲,也是到了而立之年拿到首冠,以塞爾比為榜樣,丁俊暉也沒有理由放棄爭冠斗志,我們也不該看扁中國一哥。
如果塞爾比拿到世錦賽處子冠時還不夠老,有“一代磨王”之稱的艾伯頓更有資格成為榜樣力量,2002年已32歲的艾伯頓爆發小宇宙,贏下佩里、漢密爾頓和斯蒂文思和奧沙利文奪冠,尤其半決賽和決戰都是打到決勝局獲勝,而1996年26歲的艾伯頓就首次進決戰,結果12比18慘敗給亨德利,隨著年齡增長心理也變得日趨成熟,最終得以在連續決戰時刻展現大心臟。
更值得學習的榜樣就是賓漢姆,征戰2015年世錦賽時已是39歲高齡,但就是這位接近不惑之年的老將,挑落多特、奧沙利文、特魯姆普和墨菲實現登頂,成為1978年之后最年長的世錦賽冠軍,而2015年世錦賽之前,大踏步奔四的賓漢姆在克魯斯堡最佳戰績是八強,僅拿到兩個排名賽冠軍,卻最終實現人生逆襲。
喬·約翰遜比賓漢姆的經歷還傳奇,1986年世錦賽之前從未拿到一座排名賽冠軍,但在這一年世錦賽34歲的約翰遜,決戰18比12掀翻史蒂夫·戴維斯,而這也是約翰遜生涯里惟一的排名賽冠軍。如果評選世錦賽經典大戰,1985年丹尼斯·泰勒18比17贏下史蒂夫·戴維斯,堪稱經典中的經典,泰勒在決勝局爭黑球獲勝笑到最后,當時泰勒也已36歲,這也是他生涯惟一世錦賽冠軍獎杯。
同樣不能遺忘的還有1982年奪冠的阿歷克斯·希金斯,拿首冠有33歲,克里夫·桑本和格里菲斯都是32歲擁有處子冠,而最勵志的代表自然是里爾頓,1970年奪首冠是38歲,1978年拿到最后一個世界冠軍已是46歲。
縱然世錦賽舞臺上擁有亨德利和墨菲,這種在20歲出頭就奪冠的少年得志代表,但更不乏賓漢姆、艾伯頓、約翰遜、泰勒和里爾頓上演老兵傳奇,只要丁俊暉讓自己的內心變得強大,在克魯斯堡摒除雜念、有勇有謀,就有望復制老將奪冠的壯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