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良志:足協不能為梅州客家開后門

最近幾天,很多報道稱暫時排在中甲聯賽第二名的梅州客家向廣東足協遞交了2019賽季中超資格申請書,中乙的鹽城大豐也一直在通過相關渠道爭取“補報中甲資格申請”。我想問的是:這兩家俱樂部早干嘛去了?!
中國足協年初專門召集會議進行了培訓,再三強調了相關申請流程和時間節點,這種情況下,想要沖超、沖甲的中甲和中乙俱樂部不在規定時間內申請、申報,只能說是這些俱樂部太不職業。中國足球為什么一直在低水平徘徊?與中國足協有法不依、執法不嚴,以及俱樂部的管理素質和職業素養太低有很大關系。
另外,上述現象再次說明很多俱樂部的“規則意識”淡薄。對于有些俱樂部來說,他們認為中國足球或者說職業聯賽就是自家的后花園,想種什么就種什么,想怎么種就怎么種,想什么時候種就什么時候種。所以,很多俱樂部沒有自己的訓練基地、梯隊不健全、欠薪嚴重,國際官司不斷。
作為規則和制度實施的監管方,在過去很多年里,中國足協自己一直在開后門,挖地道,留天窗,與俱樂部沆瀣一氣,漠視了規則,擾亂了秩序,阻礙了進步和發展。中國足協必須清楚,作為管理者,每一次的執法不嚴、有法不依,都是對中國足球秩序的最大破壞。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則是一個組織內大家共同遵守的行為規范,可以保證組織有效運轉,是達成組織目標的可靠保證,也是實現公平、公正、公開的必要條件。制度的關鍵是執行,得不到很好執行的制度沒有價值。組織內有些人遵守制度、有些人不遵守制度,意味著這是一個渙散的組織,這個組織也不可能有良好的發展。
最近幾年,中國足協開始重視既定的規則,正是因為堅持原則,才有了原陜西五洲因為欠薪被取消中甲資格,原四川力達士被取消中乙資格,殺一儆百,讓俱樂部不敢欠薪。事實證明,只要中國足協堅持按章辦事,即使是那些碰壁的當事人,暗地里也會豎起大拇指。只要中國足協自己放棄規則,俱樂部就會不屑一顧,中國足球的秩序就好不到哪兒去。
我非常不希望中國足協為梅州客家、鹽城大豐等中甲、中乙俱樂部開后門,如果開了口子,就是對那些遵守規則俱樂部的最大不尊重和最嚴重的不公平。不管什么理由,俱樂部都必須為自己的愚蠢和不職業付出代價。只有讓俱樂部付出代價,才能逼迫他們養成遵守規則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