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手記】德媒特務給體壇爆料 已注定德國要危

體壇周報特派記者秦游夏發自莫斯科
世界杯開幕第四天,便爆出大冷。衛冕冠軍德國隊0比1栽倒墨西哥腳下,讓人始料未及。這不僅因為德國隊過往正式比賽,對陣墨西哥保持全勝,還因為連續四屆世界杯首戰德國都能至少打入對手4球。這樣的結果,與賽前球隊內外相對輕松且信心十足的氣氛形成強烈反差。但這就是世界杯,在創造歷史的同時,也改變著歷史。
德記者從容,墨記者狂放
6月12日,記者在全程見證德國隊備戰后(3周輾轉意大利、奧地利、德國三國,親歷了南蒂羅爾16天訓練營和兩場熱身賽),終于先德國隊兩小時抵達了莫斯科。
初識莫斯科,說實話,這里的世界杯氛圍并沒有記者想象中熱烈。也許,這是國際化都市莫斯科規模過大的緣故,世界杯的狂熱被稀釋、被分散。
來到位于列寧大街所下榻賓館內部,記者才依稀感覺到世界杯腳步的臨近,酒店大堂被參賽國國旗裝點得玲瑯滿目。有趣的是,這家四星級酒店既是德國隨隊記者大本營,又是墨西哥記者的后方。F組首戰,將在兩國之間打響。
酒店大堂中,兩國媒體已悄然上演沒有硝煙的戰爭。自2002年起,德國人已連續4次至少闖入世界杯四強。世界杯小組賽更像是開胃前菜,德國記者更多兩三一組,悠閑地喝著啤酒、咖啡,對于世界杯來臨,他們顯得從容、淡定。此前6次世界杯均倒在16強的墨西哥人則不盡相同,他們開啟“團隊派對”模式,一大群人載歌載舞,有說有唱,充分享受著世界杯的每一分鐘。即使工作是記者,墨西哥人也很樂意身著綠色戰袍,他們的熱情是這家酒店的最靚麗風景線。至少在場下,熱情似火的墨西哥人先拔頭籌。
的哥不會英語,志愿者也不會
本次世界杯,德國隊雖未效仿4年前在塞古洛港大動干戈,親修營寨,但備受關注的衛冕冠軍還是選擇了距盧日尼基體育場40公里、較為寧靜的瓦圖廷基酒店作為大本營。德國球員們可以在郊外的五星級酒店和周邊中央陸軍訓練場充分放松、備戰,卻苦了跟隊采訪的記者們,每天往返至少兩小時。
為何是至少?這是因為,在俄羅斯,的士司機幾乎都不會英語,甚至連基本的問候、價格、時間都力所不及。在行程中,總會發生各種莫名其妙和意想不到的問題。例如,在記者的打車軟件中,我已清楚地填寫了欲往地址,但司機看不懂地名的英文,憑借著他們的想象開車。這種結果,往往南轅北轍,無謂的耽擱成了家常便飯。
東道主揭幕戰5比0痛擊沙特,盧日尼基一側看臺被雄壯的三色白藍紅裝點。看起來,俄羅斯的球迷和球隊為世界杯做好了準備,只是可惜,他們的國家并沒有。比賽日,球場志愿者眾多,但能溝通者寥寥。一位操著并不流利英語的志愿者,面有難色地告訴記者:“對不起,先生,我們俄羅斯的服務確實不好。”
在俄羅斯,服務不周并不是態度問題,而是能力問題。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莫斯科人的英語也不是一天就能學會的。由點及面,俄羅斯球員排斥出國踢球,導致水平停滯不前,與他們的語言問題應該也有不小關系。
熱身演砸,優良傳統?
目光回到德國隊,衛冕冠軍訓練成果的兩次匯報演出皆不成功。客場1比2被鄰居奧地利32年來首次擊敗;主場戰沙特,險些被魚腩傷停補時逼平。但在德國隊中及德媒圈中,并沒有人對這些熱身結果感到真正憂慮。有德國記者對我調侃道:德國隊熱身演砸,都快成“優良傳統”了。在德國,一場音樂會彩排失敗,往往也是好兆頭。中國雖未有此說法,但看起來,“攢人品”是世界共通的。
勒夫在來到俄羅斯的第一次新聞發布會上說:“對我來說,測試賽的結果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們預定演練的內容和場景效果如何。”不難看出,喜歡科研的德國人將熱身賽看成一種實驗和模擬,從中發現問題,并嘗試不同人員和戰術才是主旨。
有一個細節是,與奧地利比賽后,勒夫雖罕見地批評了球員的態度和斗志,但也表示,在世界杯首戰時會拿出不同表現。為什么他沒有說對沙特一戰,球隊定有大幅提升(事實上也沒有)?顯然,勒夫根本沒把熱身賽結果當回事。勒夫任下,3次歐洲杯和2次世界杯開局,皆零封并獲勝,得失球為恐怖的13比0。恐怕,這才是真正的有價值論據,這才是真正的德國隊。
圖片報偷窺,給體壇爆料
比賽前一天,德國隊放棄了盧日尼基的踩場訓練。原因有二,一是他們希望獲得更安靜的訓練環境;二則擔心莫斯科擁堵的交通。球隊照例在中央陸軍球場練習,對媒體開放15分鐘后,勒夫球隊開始封閉訓練。
但這難不倒神通廣大的《圖片報》記者,他們選擇了訓練場附近的一片高地作為觀察點,并利用微型望遠鏡窺探柵欄里的場景。不一會工夫,《圖片報》記者興奮地跟旁邊的我說:“我看到了厄齊爾在A陣容里,羅伊斯在B陣容!”
賽前最后一練的陣容,不出意外便是比賽首發。這個關鍵情報,也許我是德國隊之外,全世界第二個知道的人!作為一家以圖片和時效為主的報紙,《圖片報》以獨家爆料為主打。一方面,他們有著雄厚的人脈資源,另一方面,也需要他們的記者另辟蹊徑。“偷窺”行為自然也伴隨風險,不一會兒,俄羅斯安保人員就對《圖片報》4名記者進行盤問,并檢查了他們的拍照設備。雙方的糾纏,甚至驚動了德國隊新聞官,十幾分鐘兵慌馬亂后,事情才得以平息。
比賽前一天晚上,記者應邀參加了德國大使館的媒體招待會。在德國駐俄羅斯大使館內,各媒體代表云集一堂,我作為唯一的中國代表參與其中(也許是唯一非德國代表),組織方為大家提供了精美的晚宴。德國駐俄大使和德國隊領隊比埃霍夫先后向來訪客人致辭。
在歡快的氛圍中,大家暢談C羅天神下凡、梅西再次失點等焦點話題,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展望和墨西哥的比賽,普遍的觀點是:世界杯上,人們會看到真正的德國隊。比埃霍夫擔任領隊以來,日耳曼軍團在組織、包裝方面倍加用心,類似的聯誼活動并不少見,給各路媒體代表營造了良好的氛圍。德國大使館世界杯期間的另一職責是,為德國申辦2024年歐洲杯造勢。前幾天,2026世界杯主辦權剛花落北美三國,德國人也想借助世界杯這一全球節日的契機,獲得更多認可。
全隊失常,慘不忍睹
賽前,德國隊傳來噩耗。主力左后衛赫克托因重感冒缺勤,零大賽經驗的普拉滕哈特,入替進入首發陣容。其他10個位置,與賽前預測如出一轍。
德國隊經歷了糟糕的上半場。墨西哥第1分鐘連續兩次有威脅進攻,德國被對方帶錯了節奏,沒有使比賽安靜下來。顯然,墨西哥人的身體機能更適合快節奏。德國進攻主要靠右路基米希和韋爾納的連線,但穆勒的參與度太低,并沒有人數優勢。赫迪拉是最差的一個,不僅被斷造成丟球,位置感也非常差,在場上不知所措。德國右路丟球罪有應得,進球之前洛薩諾就有好幾次有威脅突破了。而賽前情報就顯示要首發的厄齊爾則狀態全無,沒有勇氣也沒有辦法去發揮傳威脅球的特長,在場上近乎隱身。事實上,勒夫既然選擇“迷信”這位身體狀態并不理想的老臣,這樣的收效并不令人意外。
第60分鐘,羅伊斯終于在千呼萬喚中完成世界杯首秀,德國進攻時改打41212,加強攻勢。多特球星的表現也確實給德國隊進攻帶來積極影響,本場第70分鐘,德國終于迎來了禁區前沿的連續攻勢。隨后,勒夫又派上戈麥斯和布蘭特加強進攻,后者終場前極有威脅的射門無緣進球,衛冕冠軍也輸掉了比賽。
全場比賽,德國隊整體反應遲鈍,球員的腳感也非常不好,不僅失誤頻頻,且調整時間過長。同熱身賽表現出的問題相同,德國給了對手太多反擊空間。勒夫承諾的“世界杯首戰質變”也并沒有發生。但德國隊完全沒有必要過于懊喪,這只是首戰,別忘了,2010的西班牙也是首戰0比1輸球的情況下奪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