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芒奪冠后阿隆索何去何從 留守F1還是徹底轉項?

體壇+特約記者海生報道
幾乎是眾望所歸的,阿隆索和隊友布耶米、中島一貴代表豐田8號車組贏得了2018年勒芒24小時賽的冠軍。他成為了歷史上第六位同時奪得過F1摩納哥大獎賽與勒芒24小時冠軍的車手,距離賽車界的“三皇冠(Triple Crown)”榮譽,只剩下印地500賽。這讓人不經猜想,在F1生涯已難再起波瀾的階段,阿隆索是會繼續留守、兼職跨界,還是干脆轉戰其他系列賽?
今年1月底,阿隆索正式宣布攜手豐田車隊出戰2018-19賽季世界耐力錦標賽(WEC),他的目的很明確——集齊“三皇冠”的第二塊拼圖。在歷史上,只有英國車手格拉漢姆·希爾完成過這一大滿貫成就。阿隆索曾經在2006、2007年的摩納哥大獎賽中拿到冠軍;2017年,他試水過一次印地500,但最終遭遇引擎故障提早收工。今年,阿隆索選擇先換個賽事攻克。
本賽季WEC已經進行兩站,在揭幕戰斯帕六小時上,阿隆索打破了長達五年的“冠軍荒”,而此次拿下勒芒24冠軍后,他更是將奪得WEC車手總冠軍的目標提上日程。“我加盟豐田車隊不是只為了勒芒的經驗,”阿隆索表示,“我選擇參加超級賽季是因為我想爭奪年度冠軍。”
WEC在今年改為跨年的“超級賽季”,包括兩場勒芒24小時耐力賽、新增的賽百靈1500公里賽事和五站常規六小時賽。
喊出這樣的豪言壯語,對于近幾年在F1頗為不得志的阿隆索來說,是想都不敢想的。在告別本田引擎后,邁凱倫賽車的競爭力有所提升,今年首站澳大利亞站上,阿隆索就拿到第五,追平了自2016年美國站以來的最好成績。開季前五場比賽,阿隆索一直穩定在積分區,但好景不長,在摩納哥和加拿大站上,他連續退賽,賽季初燃起的希望火苗,大有熄滅之勢。
近期,阿隆索對于F1現行的一系列規則和乏味的比賽表達了不滿,也讓人愈發感到這位兩屆世界冠軍的離開,或許只是時間問題。“對我而言最重要的是F1運動的發展方向,”阿隆索在談及自己的未來時表示,“我不會去預測明年車隊的競爭力如何,因為這是無法估計的事,我考慮的是這個運動本身。”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與其在F1拿下零星的積分,轉戰印地系列賽專心沖擊“三皇冠”或是延續WEC之旅,對于阿隆索的吸引力都要來得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