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魚腩隊成就超級射手 世界杯金靴要貶值了

文/體壇+記者閆羽
“1比0”盛行是本屆世界杯小組賽的最大特點之一,然而輪到G組第二輪卻是風云突變。兩場比賽總共打進了14球,兩場比賽都是射手們的狂歡。前一天球迷還在調侃:盧卡庫被換早了,不然一場就能預訂金靴。而后一天凱恩又上演帽子戲法,讓人驚嘆刷進球數竟然是如此簡單。在小組賽還剩一輪的情況下,本屆射手榜就出現了進5球之人,這效率遠遠高出了此前數屆,有種即將創造經典的感覺。不過細想一下,弱旅身上刷來的數據,含金量是不是有些太低?至少比起過去的那些金靴高人們,這靠痛宰魚腩撐起來的數字水分還是太多了一些。
必須承認,比利時5比2突尼斯是一場看起來酣暢淋漓的比賽;英格蘭6比1大勝巴拿馬也一定會被載入史冊,畢竟這是一場匯聚了不少記錄的較量。但是漂亮好看記錄多并不能說明水平,凱恩和盧卡庫能夠輕松斬獲進球,歸根結底的原因還是對手太弱。雖說在G組首輪,巴拿馬和突尼斯都曾經顯示出一定的防守水平,會讓人誤以為他們還有一丁點能夠爆冷的可能。但事實是只要離開了鐵桶陣,兩支魚腩便會徹底現出原形。因誤判受益而擠進世界杯的巴拿馬,世預賽只是面對過民主剛果、利比亞和幾內亞的突尼斯,他們的實力都不足以在世界杯的賽場上掀起風浪。
話說回來,5球的凱恩、4球的盧卡庫,他們的前兩球也都是從突尼斯和巴拿馬身上得來,有兩支魚腩的G組就這么成為了“金靴搖籃”。當然C羅目前也是4球,葡萄牙天王能在對壘西班牙一戰中上演帽子戲法,難度不小。他的表現也讓人想起1986年世界杯的金靴萊因克爾。在那屆打進6球的英格蘭射手有3球出現在小組賽對壘波蘭,但那一戰是小組末輪的生死戰,正是萊因克爾帶隊3比0取勝,三獅軍團才涉險晉級。
回顧過去兩屆世界杯進球最多的球員,靠小組賽打弱隊刷數據的可以說完全沒有。比如2014年的J羅,雖然他3粒進球出現在小組賽,但對希臘、科特迪瓦和日本都分別只有1粒,余下3粒則分別是淘汰賽對烏拉圭的梅開二度和對巴西的點球。再往前看,2010年的弗蘭、穆勒、斯內德和比利亞都只有5球,其中還有相當部分出現在半決賽和三四名比賽。
J羅在2014年世界杯還貢獻了年度最佳進球
2006年打進5球的克洛澤,曾于小組賽對哥斯達黎加和厄瓜多爾分別梅開二度,但當年的厄瓜多爾至少還有能力殺進16強,實力不算太弱。2002年的羅納爾多,1998年的達沃·蘇克,世界杯金靴都是能在淘汰賽階段不斷破門的絕頂高手。而與本屆這種情況幾乎相同的,恐怕就只有1994年的薩連科。當年薩連科與殺入四強的保加利亞傳奇斯托依奇科夫同為6球,但他所在的俄羅斯卻是小組出局,能分享最佳射手稱號全靠對喀麥隆一戰獨中五元。當時非洲雄獅正在內訌,戰意全無便給了這位俄羅斯前鋒名垂青史的機會。
不過現在回想起來,會有多少人覺得薩連科就是世界杯的英雄?注水太多的金靴注定難以服眾。如今弱組造就最佳射手熱門,不禁讓人擔心世界杯擴軍到48強后,金靴成色會繼續下降——因為分組運氣可能遠遠比實力更重要。
薩連科曾對喀麥隆獨中五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