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馬爾恩師墨里西解讀德國為什么會被韓國淘汰

體壇+記者小中報道
1994年至1996年,墨里西是特里·桑塔納手下的助理教練。1996年1月,特里·桑塔納因患腦出血而退休,2006年4月21日去世。在“藝術大師”手下工作兩年,墨里西相當于他的關門弟子。
圣保羅時期的特里·桑塔納(左)和墨里西(右)。
1998年,墨里西曾執教上海申花,率隊拿到了足協杯冠軍。2011年,墨里西率領桑托斯拿到美洲解放者杯冠軍,那成了他執教生涯最重要的冠軍。在他麾下,有一位年輕球員叫內馬爾,俄羅斯世界杯上成了巴西隊10號巨星。
桑托斯時期的墨里西和內馬爾。
2016年,因身體健康原因,墨里西撒手教鞭。同年11月,他受聘巴西SporTV電視臺,成了一名足球評論員。SporTV是巴西環球電視臺的體育頻道,而環球臺是巴西乃至拉美最大、最有影響力的電視臺。2018年世界杯,成了墨里西評論的第一屆世界杯。
墨里西生日,弟子內馬爾搞惡作劇。
在寫給巴西《圣保羅州報》的一篇評論中,墨里西點評了俄羅斯世界杯小組賽階段的特點:
世界杯總會讓我們睜大眼睛,以尋找新的踢球方式、新的戰術陣型,以便未來可以應用于足球中。然而,俄羅斯世界杯沒給我們帶來任何東西。沒有新東西,沒有新的戰術體系。
技術水平不高的球隊繼續像往常那樣踢,縮在后面,但相比于傳統的、更古老的占位,卻換上了一套新衣。不同之處在于三條線靠得更近,因此留給滲透的空間更小。這種戰術打法使強隊的進攻變得更困難。
歐洲球隊,并不是所有的,而是它們中的一些,比如西班牙、法國、英國和比利時,也帶給本屆世界杯一點新東西,它們的陣型打法更重視其前鋒的作用。巧合的是,前面所提到的這四支球隊都殺進了1/8決賽。
西班牙隊中有迭戈·科斯塔,英格蘭陣中有哈里·凱恩。但巴西隊卻沒發生這種情況。我們的前鋒都不是禁區前鋒。加布里埃爾·熱蘇斯和羅伯托·菲爾米諾都不是。
在世界杯前,蒂特想找到一名能扮演這種職責的前鋒,一位更靠進中路的前鋒,可他沒能找到。他試驗了幾人,但都不令他滿意。
這個問題不只是巴西國家隊的問題。我們的基礎,在巴西國內的聯賽,沒在生產出具有這種特點的球員。這是一種欠缺,它會顯現出來。
在俄羅斯世界杯的第一階段,我們所有人都看到了典型中場球員的缺乏。而在足球的其他時期,我們是有這類球員的。他們還在那里,但卻越來越珍稀。
這必然就導致后腰要學會足球的一項基本功,那就是傳球。這是一個世界性趨勢,后腰必須得學會出球,這與從前大部分后腰所做的不同。一直以來,后腰的特點就是破壞(對手的)進攻。不再是這樣了。他們更重視傳球。
來參加俄羅斯世界杯時,各支球隊都帶了有球陣型和無球陣型。需要學會以這兩種方式踢球。當球隊無球時,他們的球員就組織起來,以便形成緊湊的防守,那最終增大了對方前鋒滲透的難度。不只是小球隊或沒有世界杯傳統的球隊可以使用。大的球隊也可利用這一點。
參賽球隊還帶到俄羅斯世界杯另外一個世界足球大趨勢,這就是回歸過去。以普遍的方式,各國的主教練都回到了從前:邊后衛的首要責任是防守,之后,如果有技術和氣力,再幫助進球,像真正的邊鋒那樣。
現在,不再是邊后衛拉開到邊路。拉開到邊路的是進攻端球員。因為在那個區域已經有了一名球員,邊后衛就上不去了。這樣一來,他們就待在自己的半場,于是教練們就給了后腰們更大的自由。
這種戰術構成和對踢法的解讀能幫助我們理解足球。不止于此。我們可以看一下德國隊的情況。發生了戰術、技術和心理上的故障。因為勒夫派上世界杯冠軍球員首發,但他們的心思不集中。他們所有人,包括主教練勒夫,2014年在巴西拿到世界杯冠軍之后,都安于現狀、不思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