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際賽中國奪冠背后,英雄聯盟的超脫競技之路

文|體壇周報記者 王瑋晨
7月8日,英雄聯盟洲際賽大連落幕。在中國戰隊RNG、EDG、RW、IG的共同努力下,LPL賽區守擂成功,再次蟬聯冠軍。冠軍可喜,但在冠軍之外,英雄聯盟的電競似乎正展示其對于競技之外的思考。洲際賽這樣的國際賽事不再單純是一個區域競技的舞臺,同時也在逐漸成為各方聯通情感與關系的橋梁:EDG的Meiko特意去給其他賽區戰隊贈送禮物,大連的觀眾為各戰隊準備的貼心攻略,現場觀眾高舉“臺灣兄弟加油”的應援牌……
聯想一個多月前季中賽時RNG與FNC的“電競外交”,英雄聯盟的電競賽事正在逐漸超脫單純的競技層面,開始承擔起更為重要的社會責任。
英雄聯盟洲際系列賽事的誕生原為補全賽事拼圖,制造更多的跨區域對抗。這項賽事是拳頭去年新增的英雄聯盟國際賽事。在世界范圍內將13個賽區(現為14個賽區)的隊伍分為5個不同的對抗賽。亞洲對抗賽由中國LPL賽區、韓國LCK賽區以及中國港澳臺LMS賽區構成。
創造這個賽事,很大一個方面是為了滿足觀眾對于跨區域賽事的需求。在英雄聯盟的賽事體系里,職業聯賽LPL相當于中超,LDL相當于中甲,德瑪西亞杯則相當于足協杯。在國內,這樣的體育賽事體系已經相對牢固。
但是國際賽事方面,此前僅有季中賽MSI和全球總決賽S系列賽,以及一個娛樂性高于競技性的全明星賽。一年間只有兩個時段能看到跨賽區間高水平的對抗,這實在難以滿足玩家的觀賽需求。
英雄聯盟缺少足球世界里亞冠、歐冠這樣區域性的國際賽事。而洲際賽的誕生可以說完成了英雄聯盟職業賽事體系的最后一塊拼圖。
除此以外,洲際賽還希望更加強化區域間的競技對抗,時任拳頭游戲中國區負責人的葉強生在去年洲際賽期間告訴記者,“這樣是為了打造出賽區之間天敵對抗的概念,這是將英雄聯盟賽事打造成專業體育賽事必備的一條道路。”
在賽制上洲際賽也有別于其他賽事,“田忌賽馬”的對戰方式斗智斗勇,BO1也讓比賽懸念叢生。盡可能制造賽區間碰撞得火花四濺的感覺。
到了今年,洲際賽選擇中國內地,原因不言而喻——去年中國臺灣已經舉辦,而韓國今年又將專注S8。在具體地點的選擇上,背后則似有深意。此前英雄聯盟的職業賽事遍布全國,但是自始至終沒能出過山海關。東北這塊電競熱土成了名副其實的英雄聯盟賽事寒地。
洲際賽此番選址大連,英雄聯盟著眼的便是整個東北。希望借助洲際賽這樣的國際性賽事給整個東北地區打下一針強心劑,帶動區域性的電競氛圍與發展。
不論是第一屆的英雄聯盟洲際賽的誕生還是之后的選址,都帶著很多主辦方賦予它的“政治”意味。但是在過程中,相比那些既定賦予它的使命和意義,我們更加驚喜的是精神層面的內容,最終“本末倒置”的成為了更為寶貴的財富。
上一屆LPL賽區在臺灣高雄奪冠,很多人回憶起這屆大賽,欣喜的不單是這個冠軍,還有LPL賽區在整個過程中展現的團結。
當時LPL四隊在小組賽階段打得并不好,與曾經被自己碾壓的LMS賽區隊伍打得有來有回,最終小組墊底。第二天淘汰賽對陣LMS賽區,國內噴子似乎都已做好準備。
在那樣一個事關LPL賽區榮譽的夜晚,四隊教練挑燈夜戰,共同商討戰術到凌晨四點。EDG的Nofe教練坦承由于之前沒怎么討論,導致了糟糕的結果。以往,LPL的戰隊早已習慣各自為戰,保密戰術以防止聯賽吃虧。
最終抱團的LPL連勝LMS和LCK賽區,逆勢奪冠。團結被當做這次大賽最寶貴的財富得以保留。等到S7時,IG戰隊雖然未能出征,但是一直甘愿當陪練。LPL各隊在戰術上互通有無,一切只為在S系列賽上取得更好成績。
今年的季中賽時,LPL賽區的各俱樂部都在以各種形式為RNG加油。而到了此番洲際賽,14支俱樂部的官方微博全部換上以LPL為背景的頭像,為本次征戰的四隊加油助威。臺灣高雄四位教練合作討論戰術的那一夜,在此后的歲月里長久地影響著LPL。
除了保留下來的內部團結,還看到了越來越頻繁的“對外交流”。洲際賽的前幾天,Meiko就代表EDG去給LCK和LMS送禮物,碰到熟識的老朋友和老對手互相還打玩取樂。EDG的官博發文表明態度,“場上是對手,場下是朋友。”
選手間氛圍友善,大連的觀眾則更加貼心。他們為了歡迎大家來到大連,特別制作了本地貼心攻略小禮物送給各俱樂部。其中攻略部分可以說相當貼心,上面詳細地列明了洲際賽幾天的天氣、推薦了一些大連本地的美食和風景游玩的地方。為了照顧韓國隊伍和臺灣兄弟,特別放入了他們的專屬飲食推薦。臺灣的攻略上面甚至還有歡迎回家的字樣。
目光轉到俄羅斯世界杯的賽場,在葡萄牙與伊朗比賽前的一天晚上,大量伊朗球迷來到葡萄牙駐扎的酒店下載歌載舞,打擾C羅休息。C羅難以入眠只得到窗口請求大家安靜一點。
在傳統體育的世界里,這樣的盤外招數不勝數,球迷總是想利用賽場內的噓聲,以及賽場外非常規手段影響對手,從而讓自己支持的隊伍獲勝。這種火藥味,甚至是“仇恨感”是傳統體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起先洲際賽的誕生也希望制造出一點愛恨情仇,好讓競技的意味更濃烈,制造出更多的故事。
但是最終洲際賽賽場上的火藥味沒有減弱,在場下卻走出了一條自己的道路。這條道路拋棄掉了傳統體育里的糟粕,而留下了更多的善意與美好。
不僅是洲際賽,英雄聯盟的其他國際賽事一路走來,競技之外的含義正在逐漸加重。
聯想到去年的S7,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賽場氛圍。觀眾不論哪國隊伍,只要打得好就為他們歡呼吶喊。FNC的名將歐成淚灑賽場,全場觀眾則齊聲高呼歐成的名字,歐成最終走到臺前深深鞠躬,感謝中國觀眾對他的喜愛與尊重。
賽事的工作人員事后都很詫異,此前都沒見過觀眾這樣的陣仗,官方也并無任何人對觀眾進行引導,所有的一切都是觀眾自發行為。在國際上,各國媒體對于中國觀眾的行為都予以了正面宣傳。
經過S7的洗禮,在年初青島德杯時,記者賽場了解到很多觀眾就是有感于S7現場的氛圍來到現場。此次洲際賽,S7的觀賽氛圍與觀賽禮儀得到延續。觀眾并不會對LMS和LCK的對手喝倒彩或是表達不尊重的情感,反倒很多觀眾到現場為他們舉牌,在他們表現好時也大聲加油。
這樣的國際性大賽,宛若一所學校,教會一批又一批的英雄聯盟觀眾如何支持主隊,尊重客隊。最終使得電競觀賽文化有別于任何的傳統體育項目,熱情又干凈。
同時,英雄聯盟的國際性賽事又像橋梁一般在聯通著選手、觀眾甚至是國家的情感。一個多月前的季中賽上,歐洲戰隊Fnatic面臨淘汰,他們趕緊在Twitter上用中文向中國戰隊RNG求助:“RNG請你們幫一幫”。
由于歐洲是FNC的主場,賽場內的歐洲朋友也是紛紛舉起了RNG的應援物吶喊助威,RNG在比賽中沒有辜負希望,碾壓取勝。賽后FCN的官推用中文再次打出:“謝謝RNG兄弟,加油!”外交部歐洲司將這一新聞發在官博上,一時成網上熱點,外界將其稱之為“電競外交”。
半決賽上FNC敗給RNG,FNC中單Caps的爸媽特意跑到后臺,Caps的爸爸上去握住UZI的手,告訴他這場比賽雖然讓他心碎,但是UZI的發揮實在太過出色了。他與UZI約定,兩支戰隊還要在S8上再見。
RNG巴黎奪冠,現場近萬名歐洲觀眾齊聲高呼“UZI”的名字,很多還高舉著RNG的應援物——那是RNG俱樂部派人從國內帶去在現場發放的。
到這屆洲際賽,在現場看比賽的過程中最讓人感動的還是那一塊“臺灣兄弟加油”的應援牌。舉著它前來的觀眾名叫黃天宇,大學剛畢業不久,跟朋友從上海來到大連看洲際賽。
談到為什么會舉著這樣的牌子前來,他說,“其實這里也是臺灣戰隊的主場嘛,就想支持一下他們。”在閃電狼對陣KZ時,另一位大聲為閃電狼呼喊的觀眾更為直接,“都是中國戰隊,不支持他們支持誰?”說起上次洲際賽臺灣的空場事件,他笑了笑,“都是自家兄弟,不礙事的。”
賽后,閃電狼的上單Hanabi特意在群訪時感謝了那些支持他們的LPL觀眾。這樣熱情的支持明顯有點出乎他們的意料。
英雄聯盟的國際賽事,就是在這樣的過程中,已經逐漸超脫于單純的競技對抗層面。在后臺、在場下、在場外,各方的交流無處不在。
想起MSI在德國的最后一晚,RNG和閃電狼在同一家餐館吃飯,伴隨著喧鬧的德國歌曲大家一同暢飲。結束后,先叫到幾輛車的RNG高層不忍閃電狼的隊員在寒風中等待,打開車門說,“上車,一起回去吧。”
是啊,一起回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