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法國奪冠是德尚努力付出的回報 也是命運的饋贈

體壇+特派記者姜斯瀚發(fā)自莫斯科
從法蘭西大球場到盧日尼基,時隔20年后德尚再次舉起世界杯。同樣的舉杯動作,同樣的喜悅神情,甚至就連身材也沒怎么變。與20年前相比,只是西裝替球衣,白發(fā)代黑發(fā),臉上被深耕出一道道溝壑,那是歲月的痕跡。
當德尚在莫斯科的瓢潑大雨中被球員們高高拋起時,我猜他一定還記得20年前恩師雅凱率法國史上第一次奪得世界杯的情形。他怎么會忘?那是影響他一生的一個月啊!甚至在這支法國隊身上,無論從風格還是世界杯的征程上,旁觀者都能嗅到克隆的痕跡。是的,相比于20年前利扎拉祖、德塞利、布蘭克、圖拉姆的那條戰(zhàn)無不勝的鋼鐵防線,如今的法國隊經驗欠缺,但這并未成為缺陷,瓦拉內們比前輩更生龍活虎,更朝氣蓬勃。除偶有注意力不集中外,絕大部分時間里無論優(yōu)勢還是劣勢下,他們從未表現出年輕人的慌張。這些從小便崇尚自由、個人主義的法國年輕人們,如同戰(zhàn)士般執(zhí)行戰(zhàn)術紀律,進退有序,處亂不驚,這是德尚之功,是他將自己的鐵血、果敢遺傳到了這支球隊的DNA中。在樂天商場21樓的餐吧里,圖拉姆對我說:“德尚取得的成就情理之中,真正讓我吃驚的是他將自己對足球的認知與態(tài)度徹底灌輸到了法國隊的身上。一看比賽,就知道這是德尚執(zhí)教的球隊。”
這番話讓我醍醐灌頂,這支藍軍不就是德尚踢球時風格的翻版么?缺少觀賞性但效率十足,意志堅韌,血氣方剛,以牙還牙??直到如今德尚還暴脾氣難改,前些天在賽前踩場時,有眼不識泰山的安保人員拒絕德尚進場,這個小個子巴斯克人有法語大罵道:“這XX是不是在開玩笑?我一個飛鏟就能讓你坐輪椅!”
當然這只是一樁軼事。在我看來,最具代表性的事件無疑是博格巴的改變。在這屆世界杯上,博格巴把花里胡哨的發(fā)型還原成黑色短發(fā),不再癡迷于華麗的過人,漂亮的數據,而是專注于團隊的表現。他的簡潔、高效,幾乎讓人認不出,勤奮得像一個天生的藍領。他毫不惜力地與對手最強悍的中場死磕,肉搏。與比利時的關鍵之戰(zhàn)中,他甚至在超過一半的時間里擔任中后衛(wèi),一次次頭球爭頂,倒地解圍。他愿意放下所謂的核心身份,樸實地做一些聚光燈之外的工作,這是法國之幸,亦是德尚之功。
除了精神意志上的改變外,德尚另一功勞是毒辣的選人眼光,盧卡·埃爾南德斯、帕瓦爾、托利索都是他力排眾議提拔的新星,用恩宗齊取代拉比奧亦是明智之選。世界杯前,我曾覺得馬圖伊迪已廉頗老矣,但事實證明他在本屆世界杯上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不得不服德尚的眼光。
可率隊奪冠就意味德尚完美了么?顯然不是。他的進攻戰(zhàn)術乏善可陳,甚至用兩個關鍵詞就能總結全部:定位球、姆巴佩。法國有著讓全世界艷羨的攻擊群,可卻經常陷入個人苦戰(zhàn)的窘境,而像勒馬爾、登貝萊等攻擊手也都沒得到太多機會。很多時候德尚就像一個游戲玩家,逮到機會,就把球傳給姆巴佩,然后按著加速不松手。好在這個19歲的巴黎男孩真的有顆大心臟,屢屢挽狂瀾于既倒。
而一旦對手鎖死姆巴佩這點,法國隊還有定位球的殺手锏。1/4決賽對陣烏拉圭,瓦拉內利用任意球機會頭球首開紀錄。半決賽,安蒂蒂利用角球機會攻入制勝球。與克羅地亞的決賽,同樣是格列茲曼的任意球讓曼朱基奇自擺烏龍。值得玩味的是,格列茲曼曾在新聞發(fā)布會上承認法國隊在更多時間里演練的是定位球防守,而非進攻。這番表態(tài)也法國一路奏凱的表現有些宿命的味道。
說到宿命,我想起決賽前兩個小時,圖拉姆拒絕了我們預測決賽比分的請求。他說,很多事是沒法解釋的,比如20年前他對克羅地亞那兩粒入球,他覺得在場上的不是他,而是另有其人。在后來的日子里,那個“代替者”再也沒有附身于圖拉姆。同樣無法解釋的還有法國隊在世界杯上神奇的表現、淘汰賽階段他們前六次射正球門,全部轉化為進球,帕瓦爾、埃爾南德斯、瓦拉內、安蒂蒂,四個后衛(wèi)都在關鍵時刻有過進球或是助攻的決定性表現,這即是效率,某種程度上也是“運氣”。與圖拉姆不同的是,德尚的球員與教練生涯一直有如神助,順風順水。在莫斯科的大雨里,德尚成為繼扎加洛和貝肯鮑爾后史上第三位球員、教練雙料世界冠軍,這既是他努力付出的回報,同時也是命運饋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