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火的國安:重肌無力國安浴火重生頂過最漫長一日

鋼的淬火是將鋼加熱到臨界溫度以上溫度,保溫一段時間,使之全部或部分奧氏體1化,然后以大于臨界冷卻速度的冷速快冷到Ms以下(或Ms附近等溫)進行馬氏體(或貝氏體)轉變的熱處理工藝。
淬火的目的主要是調高鋼的強度,和硬度。一支球隊的成長,一定會有這么一個淬火的過程。因此,從賽后的角度,不會有比加時+點球淘汰上港更好的淬火了。場內場外如此之多的內容,八萬人這個高溫酷暑的夜晚,對于國安而言,堪比二戰(zhàn)盟軍的D日,順利渡過最長的一天之后,國安朝著更加樂觀的方向繼續(xù)前進。
風水輪流轉。上一場京津德比,如果說權健只有50%的狀態(tài),那么,本場就輪到國安只有60%。國安疲態(tài)盡顯,不興奮,失誤很多。以逸待勞的上港主場優(yōu)勢明顯,不曉得澆了多少水,把場地弄得很松軟濕滑,加劇了國安的體能消耗。其實,比賽剛打了12分鐘左右,所有的一對一對抗,上港已經(jīng)是更有勁兒的一邊。
佩雷拉搶攻在前的戰(zhàn)術,很有針對性。但30分鐘,他在場邊的一個動作暴露了上港的弱點是氣質和心態(tài)。葡萄牙主教練用腳去踩拉一個在他看來出界的球,乃利用職務之便干擾比賽的“違體”犯規(guī)。他的另外一些過激和夸張的身體語言,多少說明了上港的脆弱,無法承受失敗的一種脆弱的心態(tài),某種程度上,這種心態(tài)導致了賀慣在補時階段的致命失誤。
而幫助國安渡過難關的是平靜、堅韌和寵辱兩忘。足球是高強度的腦力和心智活動,跟下圍棋沒有不同,我個人非常強調,平靜。有人說,施密特把球權交給上港是一個錯誤,這實在是一個完美的謬見。在很多時候,你不可能總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打比賽。客觀上,施指導沒有選擇,他清楚地知道,他不得不以自己不擅長的方式打這場淘汰賽。
世上有三種面向的比賽。第一種是以自我為中心構建戰(zhàn)術模型,也就是我們經(jīng)常說的以我為主,戰(zhàn)術打法強調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特點和優(yōu)勢。第二種是以對手為中心構建以抑制對手特點為基礎的戰(zhàn)術模型。第三種是以比賽類型和特點為中心構建戰(zhàn)術,比如說,世界杯小組賽以后的比賽,就必須是打防守和不冒險為主,這個原則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理論上,每個球隊都恨不得三個面向兼得。但不難想像,這實際上不可能。因為需要實力也就是比賽資源作保證。比如說,法國隊實力最強,是因為他們的比賽資源相對而言能夠做到三個面向而別的球隊不能。
防守資源,國安是沒有的,所以,很快就丟了兩個球。在國安身上,我們看到了富力的影子。都是406,在防守的角度,國安的腰跟富力是一樣的,用攻擊型球員干防守型球員的活。所以,必須是窮兵黷武的打法,用進攻來代替防守。
如此看來,足協(xié)杯半決賽國安跟富力的兩回合決戰(zhàn),會很有意思。彼此之間太像太熟,整個左手摸右手,一點感覺都木有的熟。不過, 這種熟和像,僅限于外在的表面化的戰(zhàn)術形態(tài)。否則,怎么解釋國安的超級穩(wěn)定和富力的超級不穩(wěn)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