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球能否復制日本模式 “美國制造”產物難效仿

記者張奔斗報道
大坂直美紐約奪冠后,錦織圭發了一條充滿著包括豎起的大拇指、秀肌肉和拳頭的“加油”以及冠軍獎杯與日本國旗等圖案的推特,@給了Naomi Osaka。真是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半天就獲得了7萬多點贊和2萬轉發——對于“只”擁有90萬真實粉絲的錦織圭來說,這可是嚇人的“KPI”。
這條推特足以顯示日本網球兩位“流量明星”的人氣。對于已連續8個賽季獲得至少25位年終排名的錦織圭來說,他本就是亞洲男子網球多年的成就擔當;而大坂直美能在20歲的年齡成為大滿貫冠軍,借用一句英語中的表達,“天空才是她的極限”。
紐約可以說是日本球星的福地——四年前,錦織圭成為首位打入大滿貫男單決賽的亞洲球員;此次,大坂直美又成為公開賽年代首位大滿貫奪冠的日本球員。不要忘記,這兩人本屆美網還成為史上首對雙雙打入大滿貫男女單打四強的亞洲球員。
松岡修造與伊達公子曾在1995年的溫布爾登賽上雙雙打入過男女單打八強,“但當時的情形與這回完全不一樣。”不管是出于謙遜還是道出了事實,松岡修造在上周接受美國媒體訪問時表示:“我當年能打到溫網男單八強,真的是非常幸運。而這兩人是干大事業的,他們完全能夠贏得大滿貫冠軍。”
20歲的大坂直美先于28歲的前輩取得了突破,當然,男女球員贏得大滿貫首冠的難度不應拿來直接相比。不過,大坂直美除了年齡優勢之外,還擁有炮彈發球以及正反手均衡等技術優勢,小小年紀又已擁有大將之風。而當錦織圭在大滿貫關鍵輪次面對狀態上佳的巨頭成員時,實力總還差了半個檔次,成為他大滿貫突破的最后一道障礙,此次也是被德約三盤掃落被贈14場連敗。
當中國幾乎派出了所有最好的球員在雅加達亞運會取得兩金兩銀佳績的同時,錦織圭和大坂直美,卻并沒有在亞洲綜合運動會的舞臺為國爭光添彩,而是在賽季最后一項大滿貫賽事上為日本網球直接強刷出了一波存在感。中國球迷在羨慕的同時,卻也問出:日本模式,是我們可以復制的嗎?
多年前采訪一項國內較低級別男子賽事時,曾經詢問過幾位國內男子球員對于錦織圭崛起的看法。令人有些吃驚的是,有不止一人指出,錦織圭并非典型的亞洲球員,而是“美國制造”的產物。這樣的回答,雖然完全沒有體現出追趕與超越的雄心,倒也道出了部分事實——錦織圭5歲學打網球,14歲遠赴美國在著名的IMG網球學校受訓,進入職業網壇初期也是得到美國名師吉爾伯特的指點。說他是Made in USA的高精尖產物,并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