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評】扭轉不利條件 德約重回“歷史最佳”爭奪行列

體壇+特約記者彭延媛述評
今年年初,當德約科維奇在年度首個大滿貫——澳網16強對決里就被韓國選手鄭泫淘汰時,恐怕沒有多少人能夠想到全年四大滿貫結束后的情形:塞爾維亞人手握溫網、美網兩個大滿貫頭銜,實現大滿貫賽場14連勝;辛辛那提奪冠使多年追求的“金大師”夢想成真;擊敗過納達爾,也擊敗過費德勒;大滿貫總數追平了名宿桑普拉斯的14個,并列史上第三!更重要的是,隨著美網落幕,這位一度迷失的網壇巨頭重新回到了爭奪“史上最佳”的行列!
和溫網決賽一樣,德約在美網決賽里擊敗的并不是巨頭成員。不過,和草地大滿貫的安德森相比,前美網冠軍德爾波特羅的份量和競爭力要大得多!實際上,亞瑟?阿什球場的這場美網決賽的過程,確實不是3比0的比分顯示的那樣輕松。阿根廷人的鋼鞭正手和強勁發球,都給德約造成了不小的麻煩,讓他在防守端備受考驗。在關鍵破發、搶七驚魂以及破發、反破的橋段里,比賽一波三折。不知道是否源于本屆美網引入了發球計時器,給慣于“長考”的塞爾維亞人制造了精神和身體上的雙重壓力,危急時刻,發球也沒法來給他救命……但這些都不是問題的關鍵——關鍵在于,面對許多不利條件的情況下,德約還是贏了!贏得了個人的第14個大滿貫!
如果你覺得男子網壇的“巨頭時代”甚為恐怖的話,請問,巨頭們到底恐怖在哪些地方?宏觀的說,在于這些不世出的球員對網球運動的整體理解和能力遠遠高出同儕;微觀的說,或者具體到某一場比賽來說,就在于:他們在主客觀條件都并非有利的情況下,依舊能夠贏球!而從溫網到美網,復蘇的德約其實找回的就是這樣一種能力。相比上半年“總是輸掉上風球”(穆雷評價)的糟心局面,這才是德約重回“史上最佳爭奪者”行列的最重要條件之一。
今年四大滿貫都歸了巨頭,費納德又回到了砍瓜切菜的無敵狀態嗎?那倒不見得!客觀的說,費德勒的年齡還是時不時會回來拖累他的表現,正如他自己所說:“已經10年沒拿美網冠軍!”由此可見,瑞士人未來在賽季下半段都很難有所作為;上半段,他還要跳過紅土賽季。至于納達爾,他的膝蓋怎么樣了——仍然是個問題。
要是這么看,客觀環境對德約是很有利的。但不要忘記,德約和納達爾同齡,他在比賽里的狀態起伏也遠比以往更大。“雙圈四連貫”固然是一個很激動人心的目標,是否能達成,仍然要腳踏實地、一步步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