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吳易昺一勝不夠!中國男網主場表現“不進反退”

體壇+特約記者尼亞報道
中國賽季漸入高潮,然而放眼男子賽場,卻已難覓本土球員身影。想要在競爭激烈的男子網壇占有一席之地,中國選手仍任重道遠。
盡管我國男子選手整體水平與世界一流相距甚遠,但去年同期,他們的一些精彩表現為球迷帶來了“意外驚喜”。深圳公開賽,年輕小將張之臻從資格賽打起,連贏六場闖入正賽1/4決賽;吳迪則在上海大師賽首輪擊敗當時世界排名第83位的法國球員查迪,繼2016年后再次入圍正賽第二輪。
不過今年,本土作戰未能給中國男網帶來好運,新老球員全體啞火。深圳公開賽,李喆、何葉聰和孫發京止步資格賽,憑借外卡入圍正賽的張之臻和吳迪也在首輪淘汰。成都公開賽,特日格樂和夏梓皓未能成功從資格賽中突圍,吳易昺則在正賽首輪告負。隨后中國公開賽上,我國男子球員戰績慘淡,包括資格賽在內一場未勝。
轉戰上海大師賽,中國男子選手的表現依然沒有任何起色。資格賽首輪,張之臻兩盤負于索薩,特日格樂和吳迪分別輸給了克里贊與貝雷蒂尼,華潤豪則是鏖戰三盤不敵帕爾雷。正賽首輪,張擇三盤負于梅德韋杰夫,吳易昺在和李喆的這場中國男網“新老對話”中笑到最后,也為中國男網帶來了中國賽季的首勝,然而隨后第二輪,他三盤負于錦織圭。
事實上,本土賽事提供的外卡讓我國球員獲得了與高手過招、學習和提高的機會,也讓我們更清楚地認識到了中國選手與世界高水平選手之間的差距。在上海大師賽的賽后發布會上,梅德韋杰夫和錦織圭都分別對張擇和吳易昺的表現給予高度評價,但從比賽結果來看,在與高手過招中怎樣將優勢轉化為勝利、在整個賽季維持自己的強勢表現,仍然是中國男網未來需要攻克的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