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VAR初體驗:錯判誤判驟降 多隊命運被改變

2018賽季是中超實行VAR的第一個賽季,有了視頻裁判的監督,中超范圍內的重大錯判幾乎消失,一些漏判和誤判也大幅度降低,讓中超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相對的公平公正。若沒有VAR的明察秋毫,中超的爭冠和保級形勢或許都會改變,上港可能不能奪得冠軍,亞泰可能也不會降級。VAR帶來好處的同時,也讓一些中超主裁和邊裁的問題暴露,未來想更好的利用VAR為執法服務,他們還需要更多的學習,盡快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
利大于弊:錯判漏判大幅減少
每個賽季的中超結束后,中國足協及其裁判委員會都會進行內部總結,其中就包括對于裁判錯判和誤判的次數統計,做出對裁判的懲罰和降級等,例如2015賽季,魯能和恒大的關鍵戰中,曾榮膺2014賽季中超最佳邊裁的穆宇欣,就因為判定魯能韓鵬明顯的越位球有效,次年失去了國際級裁判的資格。
足協和裁委會對于一個賽季裁判問題的總結,雖然很少對外公布。但可以肯定的是,本賽季實行VAR后,一些重大的漏判和誤判已經大大減少了,因為那些明顯的手球、越位、甚至報復動作,即使逃過了當值的主裁邊裁,在現場擁有多角度攝像機的情況下,幾乎不可能逃脫視頻裁判的法眼。
例如中超第15輪,建業主場不敵蘇寧之戰中,補時第7分鐘,建業胡靖航破門,一度被認定有效,經過視頻裁判提醒,來到長邊復盤后才發現進球前,建業王上源有手球動作,隨后取消進球。第100分鐘時,卡蘭加報復踢人,也是被主裁漏過,又是VAR的提醒,才被補了一張紅牌,雖然賽后建業球員圍住主裁表達不滿,但視頻鐵證助力下,主裁判罰絕對正確。
此前沒有視頻裁判前,中超每個賽季都會出現幾次奇葩的判罰,幾乎每家俱樂部都有對裁判問題上訴的經歷,甚至多次發生教練球員圍攻裁判的極端事例。如2015年的庫卡與裁判打架,上賽季賈秀全賽后為主裁張雷點贊等行為等等,都是因對判罰存在異議。本賽季包括佩特雷斯庫、施蒂利克等人依然因抗議裁判被處罰,但事實上有了VAR在,錯判誤判已大幅減少,連此前一些干擾門將、球出底線這類主裁很難在瞬間用肉眼分辨的判罰,如今有了視頻裁判后,已接近于相對公平。
VAR影響中超大勢 多隊命運被改變
本賽季VAR的實行,正改變中超的大勢。幾乎每一輪比賽,都有被VAR吹出的進球,中超16支球隊中幾乎都受過VAR的好處,當然也都吃過VAR的“虧"。從細節分析,中超爭冠和保級都被VAR所左右。
爭冠戰役中,恒大兩戰上港全部輸球,交出聯賽冠軍。上港主場與恒大之戰中,除了2比1的比分外,恒大還打進3球上港打入1球,除上港武磊的越位球被直接判罰外,恒大的三球,主裁全部聽從了視頻裁判的建議,特別是保利尼奧的手球和于漢超的越位球,主裁特意來到場邊觀察良久才做出正確判罰,若沒有視頻回放,或許上半時恒大就完成了逆轉。
恒大與上港的兩回合比賽,多次用到了VAR
恒大主場與上港的決戰中,VAR也是主角,上半時兩隊1比1戰平時,于漢超打入反超一球,但德國主裁經過視頻認定此球手球在先,也正是這次“不利”判罰僅5分后,上港蔡慧康再反超比分,若沒有VAR,恒大很可能在上半時擴大領先優勢。
同樣影響中超VAR判罰的還有很多次,例如國安主場0比1不敵上港,國安上半時比埃拉曾打進一球,但視頻回放顯示,射門時球有碰到越位位置的樸成,隨即改判無效。國安客場對陣貴州,于大寶最后時刻禁區內肘擊,收獲紅牌加點球。魯能主場對陣上港,1比0領先之際,佩萊的頭球破門一度擴大比分,但主裁通過視頻看到王彤傳球前犯規在先,宣判無效,上港最終1比1扳平比分。可以說,如果沒有VAR的公正,上港至少要失掉6至8分,很可能無緣冠軍。
保級端也是如此,亞泰第4輪1比2不敵富力,球隊全場獲得兩個點球,都是被撲后隨即補射打進,但裁判兩次根據VAR判定進球無效。此外,伊哈洛開場后禁區內被絆倒,主裁拒看VAR,也讓他們吃了虧,哪怕這場亞泰拿到1分,降級的厄運或就不會降臨。
擁有VAR同時:中超裁判需更給力
擁有VAR后,中超裁判的誤判和錯判減少,但同時在適應視頻裁判和個人業務能力兩個問題上,他們仍需提高。賽季之初,稍有疑問,主裁就跑到場邊觀看視頻的舉動,讓連貫的比賽被切割得支離破碎,VAR成為主裁完全依賴的工具,甚至連一次問題不大的判罰,他們也會習慣的跑到場邊,這其實是對VAR使用原則的不了解,俄羅斯世界杯上,同樣使用VAR,可起到主導地位的依然是主裁,他們絕不會被視頻搶戲。
隨后足協加強了裁判關于VAR的培訓,對使用規則也進一步細化,才沒讓中超變為籃球比賽的尷尬繼續。可對于VAR的使用上,不少缺乏經驗的主裁仍顯得過于猶豫,常對自己做出的判罰不自信或過度自信,反而激發了球員的不解和不滿。
阿奇姆彭的好球被判越位與VAR無關
另一點上,視頻裁判下,一度毫厘之間的越位問題,也讓中超不少邊裁產生懈怠情緒,注意力欠佳,總是抱有還有VAR的僥幸心理。另外一些邊裁則業務能力不夠,中超第15輪,泰達主場0比3不敵恒大,其中阿奇姆彭一個好球被判越位,雖然是明顯的不越位球,但主裁傅明和邊裁進行商討后還是判定無效,并沒有聽從視頻裁判的建議,也沒有回看VAR,這是因為阿奇姆彭射門前,邊裁已經鳴哨,不具備啟動VAR的條件,完全是邊裁能力的問題,這鍋不該視頻裁判背。
類似問題在中超不少出現,事實上這與VAR關系不大,多是一些主裁和邊裁業務能力稍低所導致,未來只有更多的學習,才能避免如此紕漏和錯誤出現。因為足球場上的VAR從來只是輔導,不是主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