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德勒又輸給了時間 昔日最信賴的武器已成劣勢

體壇+特約記者弈桑報道
當西西帕斯盤分2比1反超時,夜晚的羅德·拉沃爾中央球場響起了《young man》的動感音樂,而這位1998年出生的希臘選手,對于和他隔網(wǎng)相對,已經(jīng)37歲的費德勒而言,確實是一位“young man”。而最終,這位小17歲的對手,用自己年輕人特有的那種豪氣,將后半段已經(jīng)明顯有心無力的費德勒送回了家。
對大多數(shù)人而言,費德勒的這場失利確實來得有些突然,因為他不但在兩周前的霍普曼杯中剛剛贏下了西西帕斯,而且本屆比賽前三輪都是一盤未丟,狀態(tài)看起來相當了得。但若仔細看費德勒本屆澳網(wǎng)的征程,這場失利就不會顯得那么突兀了。
在第二盤對陣英國人埃文斯時,費德勒前兩盤都被拖入搶七,第一個搶七還一度連丟四個發(fā)球分。他在那場比賽的前兩盤,發(fā)球和正拍表現(xiàn)都很糟糕,尤其是正拍,讓人多多少少聯(lián)想起去年下半年的那種狀態(tài)。
果不其然,來到第四輪,遇到一位更有實力也更有沖擊力的選手時,費德勒正拍的劣勢再度暴露無遺——想當初,正拍可是他行走江湖的必殺技,而如今倒反而成為了自己的拖累。基本上從第二盤開始,費德勒的正拍就很難再看到一個漂亮的制勝分,為了保證球的深度,他只能硬著頭皮打一些安全球,但這卻正中西西帕斯的下懷。
雖然在第四盤比賽的最后階段,費德勒拼盡了全力試圖做出最后的反撲,也終于打出了一兩個久違的正拍制勝分,但終究還是蜻蜓點水,無法形成連續(xù)有效的得分手段。失去了正拍的費德勒宛若半個自己在戰(zhàn)斗,這樣的狀態(tài)能做的也只能是將比賽多撐一哪怕多一秒,看看是否能夠迎來轉機。
然而今天的西西帕斯,不但各項技術發(fā)揮完美,而且真正展示出了自己的年齡優(yōu)勢,讓對面的費德勒越發(fā)顯得有些廉頗老矣之感。如果說去年下半年費德勒的正拍出現(xiàn)問題,是因為溫網(wǎng)期間手指受傷,那么在本屆澳網(wǎng)卻很難再用傷病后遺癥去解釋。或許在度過37歲生日之后,費德勒終于感受到了時間的威力,也體會到了歲月的無情,奪走的除了他的青春之外,還有他最信賴的武器。
去年的墨爾本公園,見證了費德勒的第20個大滿貫,而時隔一年卻看到了他的無能為力。他曾有過多次重返巔峰的經(jīng)歷,但每一次都比上一次花去了更多的時間。只是不知道這一回,已經(jīng)快38歲的他,還有多少時間留給自己?或許都要取決于他能否還能找回自己曾經(jīng)的正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