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三位奧運女選手不滿變性人參賽 呼吁賽事公平

體壇+特約記者劉七七報道
雅典奧運會800米和1500米金牌得主凱麗·霍爾姆斯,赫爾辛基世錦賽馬拉松冠軍、悉尼奧運會萬米第4寶拉·雷德克里夫和莫斯科奧運會400米個人混合泳銀牌得主莎倫·戴維斯近日計劃向國際奧委會(IOC)提交申請,請求對變性運動員的“殘余福利”展開調查。
三名英國選手所指的“福利”正是一些變性運動員參賽女子比賽時所具備的優勢。前游泳名將戴維斯直言不諱地說道:“我們需要一個更加安全和公平的環境來競爭。”她的言論也得到了眾多精英選手的支持,馬拉松世界紀錄保持者雷德克里夫就是其中之一,她也認為比賽因此而被“操控”,并質疑“生理學上的男性和女性同場競技是否公平”。
根據國際奧委會的現行規定,被普遍認為對提高肌肉含量有著正面的效果的睪酮素含量是確定選手合法參賽權益的重要指標。變性為女性的運動員需要將他們體內的睪酮素水平在連續12個月內降至正常水平(10 nmol/L)就可以參賽,而對于從女性變性為男性的運動員則沒有任何限制。
但事情并不是只需要一項激素指標劃清界限就可以輕易地保證公平,不少變性選手對這種做法和觀念感到相當排斥。來自南非的中長跑名將塞門婭正是因為在比賽中突出的成績而被國際田聯調查,還因此遭到了10個月的禁賽。不久前,塞門婭不滿國際田聯對限制運動員體內激素水平的相關規定而提出抗議,認為這是一種強迫她改變自身身體的做法。
變性的自行車選手蕾切爾·麥克金農也曾公開指責18個大滿貫單打冠軍得主、“女金剛”納芙拉蒂諾娃是一名“跨性別恐懼者”,原因是后者認為變性運動員參加女子比賽等同于“作弊”,并稱這是對“清白的懲罰”。不過后來納芙拉蒂諾娃為自己的措辭而向該群體道歉。
本次提出抗議的三人組中,和戴維斯同一陣線的雷德克里夫在接受BBC采訪時表示,確立一個合理的睪酮素水平標準目的僅僅是為了創造更公平的體育競技環境,這也是她們的初衷而非針對某一個名選手或群體。她同時呼吁停止對充滿爭議的不同群體或者個人的“攻擊和霸凌”,以此來表明自己的立場。
國際奧委會表示,經過和各界相關人士,包括醫學、科學、人權、法律專家以及國際組織和政府部門的咨詢和討論后,會有更新版的規定出臺。他們同時還補充道:“對于雄性激素過多患者以及變性人參賽合法規則的決定權屬于國際奧委會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