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甩賣11名球員 缺錢的俄甲本賽季怪事特別多

《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郭宣
俄羅斯隊在世界杯上的風光,仍然掩飾俄羅斯足球基礎的薄弱:以前,俄甲最頻發的新聞向來是某支球隊財務狀況的惡化,但是,本賽季俄甲所出的幺蛾子,就連戰斗民族的球迷們都覺得太過離譜了些。
歧視風波。2018年9月份,光能隊和托米隊2:2打平之后,發生了一個事關民族習俗歧視的丑聞:西伯利亞后衛德米特里·季赫指責主裁判伊戈爾·尼佐夫采夫對其有民族習俗岐視。
“我踢足球已經很多年了,但是第一次遇到裁判禁止我手腕上帶著幸運繩上場的。”賽后季赫公開指責了尼佐夫采夫,“我出生之后,就帶著這個幸運繩了,從沒有解下來過,但開賽前主裁判卻過來說,要么你把它取下來,要么你就不要上場了。這就是歧視!而且,他上來就將之從我身上扯下來了!怎么能這樣?!”
不過,俄羅斯足協裁判委員會領導人亞歷山大·葉果羅夫卻立即站出來保衛了自己的同行:裁判的行為,完全是按照國際足聯的要求進行的。
當然,結局是無果而終:尼佐夫采夫的裁判資格并沒有因此終止,西伯利亞后衛的抱怨也被各方人士共同壓了下去。
球員甩賣。在俄甲中,除了年年因為資金而鬧妖的托米隊,其實光能隊、莫爾達維亞隊、秋明隊、西伯利亞人隊、波羅的海隊也都有經濟危機的威脅。不過,其中最屬加里寧格勒的波羅的海隊解決財政危機的辦法最絕:2018年12月份,為了節約資金,該隊直接宣布讓11名球員另謀高就,其中甚至包括基里爾·波格列布尼亞克這樣很有些名氣的球員,此外還有7名球員被建議降低工資重新簽訂新工作合同。在此之前,球隊的主帥瓦列里·涅波姆尼亞奇已經在9月份出走了。結果,代替涅波的波羅的海主帥列吉亞霍夫及其助手對此很不滿意,可最終的結果卻是兩人也被俱樂部提前解除了工作合同。列吉亞霍夫一怒之下,公開要求俱樂部領導對此要做出經濟補償。
不過,加里寧格勒人的運氣確實不錯,冬休期他們補充的21歲前鋒亞歷山大·薩普里諾夫,竟然在3月份的四場比賽中獨中四球,以至于斯巴達克隊和火車頭隊現在都對其表示出了極大的興趣。如果今年夏天薩普里諾夫能夠成功轉會這兩支莫斯科的豪門球隊,估計波羅的海隊的經濟危機就能夠告一段落了。
強迫看球。2018世界杯結束之后,俄羅斯大地上掀起了預想之中的足球旋風:那些曾經舉行過世界杯賽事的體育場,成為俄甲球隊的主場之后,在最初的數輪比賽中,每每創出上座率的新紀錄。不過,每輪這種火爆的賽事之后,互聯網上就會出現“球迷”是被轟上看臺的說法。據媒體的資料顯示,一些公司的領導曾下令自己的員工必須要去看球,如果不去就會有受到懲處的威脅。當然,公司也會為這些偽球迷提供免費球票的 。
據小道消息顯示,在莫爾達維亞隊、下諾夫哥羅德隊及轉子隊的比賽中,都曾出現類似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