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觀察⑩】最好國安下的恒魯陰影面積

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周文淵
為決勝亞冠而提前開打的中超第10輪4場賽事,強弱分明下BIG4全部勝出,是為亞冠小組賽最后一輪生死戰前的良好預兆。不過除了魯能,其他三強出線前景依然不容樂觀,甚至很不樂觀。比如在中超賽場豪取十連勝,被公認為今屆C聯賽最強隊的國安,在被全北雙殺后已深陷絕望谷,客戰浦和唯有背水一戰方可殺出一片生天。
在扶桑國,施密特的球隊夠膽也夠運么?只能說也許了。畢竟亞冠不同于中超,那是一個你強他也強,你橫他也不慫的叢林社會,國安唯有做到最好才有可能免遭小組賽即出局的厄運。那么現在的國安是不是已臻最好的佳境了?以亞冠標準衡量還差了不少意思,但在中超,以港恒魯等主要競爭對手的狀況作背景板,應該是肯定的。
很多人都說國安強在外援,或者說目前的好成績乃中赫燒錢所致。確實,國安外援個人能力突出,不過我們的研究卻顯示,這是真實的謊言。事實是,在中超,國安是外援依賴癥最輕的球隊,沒有之一。以足球比賽中最尖端技術、最刺激搏殺也云集了最多大牌外援的環節,即進攻和進球為例,前10輪國安總進球22個,攻擊力排全聯盟第一,但外援只進了12球,占比剛剛超過50%。兩大強力外援比埃拉和巴坎布分別只進了5球、4球,個人占比也就20%左右。
這是什么概念呢?不妨比對恒大和魯能的相應數據。恒大前10輪共進16球,外援進了9球,占比56%,看似與國安相近,與其他球隊動輒在70%以上,甚至近90%的“行情”相比好像很本土化。然而,這是雙外援體制下的數據,京港魯等至少擁有三外援。恒大外援少不代表不依賴外援,相反,塔利斯卡一人就進了7球,占比高達43%。更變態的是,在恒大迄今所取得的7場贏球中,靠這位巴西神鋒一個人進球帶來的勝利竟達4場,參與進球贏的比賽的有1場(另一外援保利尼奧個人制勝進球有1場),即保塔二人為球隊帶來了70%的勝場。而過去數年進球數一直保持在10球左右的郜前鋒至今只有1球入賬,被寄予厚望的新秀楊立瑜、韋世豪也收獲寥寥。由此可見,稱塔神以一己之力拖著老的偏老、嫩的偏嫩的尷尬恒大前進并不為過,外援依存度猶勝里皮、斯科拉里的四外援時期,這對致力于全華班夢想的許老板來說不啻是一個巨大的諷刺。
再看魯能。近期大電廠走出了被恒大主場擊敗又遭上港“欺負”的低迷,在中超和亞冠雙雙告捷,但我魯結構性問題并未緩解,仍然太過于倚重外援的喜怒哀樂。還是以進球來圖解,10輪中超共進18球,外援進了15,占比高達83%,其中意大利鋒霸佩萊一人進了9球,也就是有一半之多。這樣的構圖,通常出現在中甲球隊,以及建業那樣的保級專業戶,本不該是魯能這樣的,曾經以青訓著稱的亞冠級球隊的固有風景線。然而很不幸,集萃了國內最好球員的BIG4的外援依賴性日益升高,只有國安暫時沒有“中毒”。
大國安既有比埃拉、巴坎布和奧古斯托那樣的外援大腿,也有于大寶、張稀哲那樣的老國腳,還有張玉寧、李可那樣的海歸或歸化,還不乏王子銘那樣的新人,呈現出四處開花,東方不亮西方亮的理想狀態。無人否認外援三叉戟的重大作用,包括韓國外援金玟哉對后防線的補強貢獻,但張玉寧、于大寶和王剛等國貨也不是如恒大的楊立瑜、韋世豪或魯能的吳興涵、劉洋那樣,只能扮演只會錦上添花而無法起雪中送炭之關鍵作用的吃餅群眾。就像本場對天海的比賽,當外援攻堅不力時,于大寶和李可及時殺出充當關鍵先生。
若問最好國安下的恒魯陰影面積有多大?不是鐵帽子限制燒錢,也不是拔苗助長U23,而是看卡納瓦羅和李霄鵬能否打造出一支體系化作戰的全員高能戰隊。外援重要,但唯外援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