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特約記者 黃潤鋒
馬內世界波打破僵局,隨后助攻菲爾米諾再下一城,幫助利物浦從南海岸帶回3分。算上本場比賽的兩粒進球,馬內和菲爾米諾包辦了近兩場比賽的全部4粒進球,還在球場上以切磋慶祝動作的方式相互致敬。而三叉戟另一人薩拉赫,只能眼睜睜看著首輪還為自己喂餅的菲爾米諾和馬內在一旁眉來眼去。
不是開玩笑,馬內和菲爾米諾的熱鬧,確實和薩拉赫沒多大關系,起碼本場比賽是這樣的。薩拉赫此役評分6.3(數據來自Whoscored),在紅軍首發11人中僅比右后衛亞歷山大-阿諾德略高,67%的傳球成功率也只比阿諾德高。薩拉赫完成了全隊第二多(最多的是米爾納)的射門(3次),只有1次命中目標,沒有進球。
不爭的事實是,在第79分鐘被奧里吉換下前,薩拉赫整體看上去都比馬內和菲爾米諾沉寂。這從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埃及人的狀態不在最佳,而且和其同側的隊友阿諾德被對方定點爆破也有一定關系——在雷德蒙和伯特蘭的輪番沖擊下,阿諾德上半場傳球成功率只有不到45%,是除韋斯特高之外的全場最低。
但很多人可能看不到的一層是,薩拉赫其實只是充當了利物浦又一次失敗試驗的犧牲品。
還記得上賽季克洛普開始嘗試的4231嗎?從上季聯賽首回合與哈鎮的比賽中完成的第一次正式嘗試開始,利物浦在相應一段時間內的多條戰線上展開頻繁的試驗,但不管出任10號位的是菲爾米諾、沙奇里還是拉拉納或凱塔,都無法將此陣的最大威力發揮出來。當時有不少聲音表示:別折騰了,繼續用433吧,至于4231,還是等老張吧。
終于,張伯倫在這場和母隊南安普頓的比賽中迎來自己16個月以來的首次首發,這次遲到將近10個月的終極試驗和利物浦不期而遇。盡管克洛普已經在總結以往經驗后對此陣進行了改良,但事實證明克氏紅軍還是玩不轉4231,起碼張伯倫也不是那個“對的人”。
和上賽季相對固定的4231不同的是,本場利物浦的中場站位比較靈活,概貌上卻足夠清晰:張伯倫出任10號位,米爾納和維納爾杜姆一左一右搭檔雙后腰,進攻時張伯倫和薩拉赫、馬內平線,防守時回撤和米爾納平線。這就是克洛普的新思路,攻防轉換時在4231和433之間進行切換。
這樣的思路其實對張伯倫有很高的要求。既要在必要時對菲爾米諾留下的空當進行填補,又要在三叉戟縱深時讓出足夠的空間。此外,雖然掌握球權時,為阿諾德填空出球的是維納爾杜姆,但切換到防守狀態時,需要協防右側(薩拉赫的回防力度和馬內無法作比)的卻是張伯倫。這就要求張伯倫具備足夠體能的同時,也要有很強的雙向思維能力和敏銳的戰術意識。
實際上,前20分鐘張伯倫還是能夠保持足夠清醒的頭腦的。在進攻端,他能在第13分鐘和薩拉赫進行精細的腳后跟配合,并殺入禁區完成射門。在防守端,他能在第17分鐘一路追防雷德蒙到底線,化險為夷。
但隨著利物浦逐漸失勢,后場被動牽制前場,頻繁的球權轉換下,張伯倫似乎逐漸忘記自己的位置和任務,迷失了自己,也亂了利物浦的進攻節奏。更糟糕的是,越來越不明確定位的張伯倫過度壓縮薩拉赫的空間,導致埃及人成為上半場兩隊唯一一位觸球數僅為個位數的球員。
話說回來,張伯倫的自身狀態和能力也是一大因素。外界之所以對回歸后的張伯倫出任10號位充滿期待,是因為克洛普對這個位置的要求比較特殊,不只需要一般進攻型中場常備的創造性和串聯能力,還必須具備足夠強的沖擊力和后插上能力。很可惜,昨晚的張伯倫已不是當年射殺藍月的張伯倫。
張伯倫迷亂,薩拉赫隱形,克洛普的新一輪試驗無疾而終。不知道這會不會是克洛普最后一次嘗試4231,但可以肯定的是,人數最多、可組合方案最多、戰術可能性最多的中場還將會是渣叔的主要試驗田。一直未找到最優解,中場試驗將成常態,中場不穩定也會繼續是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