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董倡碩深圳報道
世界杯開賽一周有余,從球員球隊、賽事主辦方到記者媒體,都已經完成了適應與磨合。盡管我已經不是第一次參與到這樣的大型比賽中來,可是在興奮之余還是難以忽略身體上的疲憊。
連續一周的夜班再加上趕早的飛機,落地燥熱深圳還得馬不停蹄地登記入住、處理證件授權并熟悉場館,坐在出租車上,你只想抓住這唯一的機會閉閉眼養養神,以飽滿的狀態應對接下來的工作。可往往你最渴望的東西,卻偏偏遙不可及。
“媽的這不是假賽?”出租車司機五十有余,他在得知我媒體的身份之后側過臉,幾乎嘶吼而出,我下意識得看了眼車前的路面。
“如果我是國家隊的領導,我堅決不會要他,”是的,討論到中國隊的糟糕表現,你很難繞開周琦。“CBA里那么多優秀的人才,那那那個深圳隊的沈辛(梓)捷,還有廣廈的胡金秋不都可以啊,一定要用他?現在看來不帶他肯定是個好事!有的人端了個凳子,倒了杯茶,進去nba真以為了不起了。”老師傅越說越上頭。
坐上出租車,你仿佛走進了中國最市井的街頭,一個猛剎車和加塞之間,司機就能把最接地氣的觀點言論全部傾瀉在你身上。但是就和多少年來的中國足球一樣,罵歸罵,只要你做出了正確的事情,大家都能看得到。在這里,我們還是講究是非分明的。
“哈哈哈,你別說,姚主席那最后笑得是真尷尬,是吧?其實姚主席是好的是吧,他不差錢,上來了要名聲的是吧?”
“要成績!”
“對,要成績,他不差錢,就不會亂搞,就能把籃球搞好是吧?波蘭這場球真是該贏,最后13秒搞出了錯誤。周琦,你打nba的人再怎么樣也得繃緊這根弦來啊!這個時候出現這樣的問題,全國各地的人誰不罵兩句?如果把波蘭贏了,還有韓國什么事?氣勢上來了說不定八強都有了……”
不知不覺間抬頭,世界杯鮮紅的宣傳海報就在頭頂的電線桿上飄著,聽著老師傅恨鐵不成鋼的抱怨,坐在出租車上,你可以真正體會到這個國家對籃球運動的關切之深,這是手機和平板上的彈幕所無法帶給你的感受。無緣16強,悲慘的結果讓我們敲碎海市蜃樓,認識到了中國男籃的真實實力;也讓我們看到了整個國家、所有民眾對籃球振興的期待。
不同于足球,我們曾是八強,這份驕傲,今晚不能再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