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向佟
月初金球獎揭曉,馬內“僅列”第4惹惱了大批塞內加爾同胞。他們相信,馬內吃了國籍和膚色的虧,若是歐洲白人,金球已是馬內囊中之物。
此論并非全無道理。馬內的實力與這一年的表現和成就,確實夠得上更高的金球排名,但他沒得到,歸根結底只是“星味”不足。而星味,與國籍和膚色并無必然關系。
星味不足,并非困擾馬內一人的問題。當今足壇,或許球星的絕對數量有所下降,“梅羅”的光輝又令很多人的鋒芒顯得微不足道,但一流高手依然不乏其人。然而,大紅大紫的卻少之又少。
堂堂英超奇缺巨星
這在英超尤為突出。堂堂“世界最受歡迎聯賽”,兼具超群實力和超高人氣的球星已近乎絕跡。遍數“六強”頭牌,馬內/薩拉赫/范戴克、德布勞內、坎特、凱恩、奧巴梅揚、博格巴,以今天的標準,哪個是“有流量”的?或許只有博格巴。
博格巴為什么有流量?富有觀賞性的技術特點是基礎,更重要地,他有鮮明的性格,不斷制造著爭議,話題度十足。
性格,是當下大批球星奇缺的東西。德布勞內堪稱當世最具天賦的進攻型中場,凱恩在技術指標上,放到任何歷史時期都是世界級中鋒。但平淡得幾乎不存在的性格,令他們總是少了一份感召力,而且或多或少阻礙了他們的競技水平和成就更上層樓。
即便是利物浦眾星,他們已經建立不遜于十幾年前那支紅軍的功勛,薩拉赫和馬內的實力也未必輸給前輩,但他們遠未像杰拉德和托雷斯那樣收割大批粉絲,積攢超高人氣。
外形固然是一個因素,但令人好奇的是,德羅巴帥嗎?德羅巴來自哪個國家?什么膚色?為什么,當年的德羅巴有著比今天的薩拉赫和馬內更高的知名度?更容易讓人產生情感認同?
時代殺死性格
我們所熟知的魔獸,是場上霸氣十足的暴力美學代言人,場下有情有義的熱血男兒。今天,已鮮有球星具備這樣的氣質。剛猛忠勇的少見,憂郁的,悶騷的,桀驁不馴的,古里古怪的,同樣稀有。極個別性格鮮明的,還往往是競技水平或自身發展存在嚴重缺憾的,比如基米希,比如巴洛特利。
越來越多的“乖乖仔”成為主角。甚至,連具備領袖氣質的隊長都已成為珍稀物種。十多年前,英超BIG4由基恩、維埃拉、特里、杰拉德佩戴袖標;而今,英超“BIG6”由奧巴梅揚、阿斯皮利奎塔、亨德森、大衛·席爾瓦、阿什利·揚、洛里斯扛旗,這里可有一人稱得上一呼百應且技藝超群?
性格的缺失也許是時代的產物。世界總體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青訓的流水線化,都在球員成長過程中磨平著他們的性格。而高端足壇乃至主流社會的一些游戲規則,也不鼓勵任何稍微出格的個性展示。
隨著足球商業化程度不斷提高,球星的收入來源愈加多元,動輒千百萬級別的贊助合同在身。而政治正確等一系列枷鎖,又促使各家金主要求代言人不越雷池半步。一句話說錯,一件事辦砸,對球員來說或許就是七位數八位數的損失。
同時,球星背后的團隊對他們的調教和包裝愈加專業化程式化。我們見過太多球員接受采訪時,“巧妙”應答或回避各類刁鉆問題。時至今日,采訪或專訪已是足球媒體中最無聊的欄目之一,它通常展示的是,人如何能不假思索地說出一連串廢話套話假話屁話。
社媒殺死主角
除了球星自身的因素,社交媒體時代信息傳播方式和大眾表達方式的變化,也在阻礙超級明星的誕生。
上一個十年,少量的報紙、網站和電視臺仍是信息的最主要傳播途徑。這些媒介的信息承載量有限,更多時候體現編輯思維。編輯選題時,往往著眼于少量最突出的題材,少數球星會反復入題,到受眾那里,每日接觸的都是那些報道對象,自然更容易如雷貫耳。
社交媒體顛覆了這套規則。信息爆炸指數大幅升級,人人皆媒體,人人皆主角。任何一家豪門,每天都可以刷新出上百條大大小小的圖文資訊、視頻信息。此中再無絕對突出的主角,全隊二十來號人,人人都是明星,又人人都是庶民。舊時代信息量較低時球星的神秘感、威嚴感,在新時代無孔不入又呈現娛樂化趨勢的信息傳播面前,被一掃而清。
社媒給了球星更高調的機會,也最終逼迫他們更低調。一句話說錯,便會因言獲罪,激怒衛道士,倆好友之間開個玩笑,因一方是黑人,便會不小心觸碰雷區,被要求道歉或遭受處罰。那么,除了發些帥照,說些人畜無害的廢話套話假話屁話,最廣受喜愛的社媒內容,就是扮演逗比。只不過,扮演逗比,從來是咖位更低的球員演得更好。
至于比賽沒踢好,招致噴子霸占評論區已是天經地義。教練們思想守舊些,在社媒的利益牽掛也更少,于是穆里尼奧、索爾斯克亞、阿萊格里們相繼關閉社媒賬號,不玩了。球員們對此或許承受力更高,收起鋒芒裝孫子便是。問題是,演逗比和裝孫子,能幫你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