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原創
北京時間1月12日21點15分,在泰國進行的第4屆U23亞錦賽暨東京奧運會亞洲區預選賽中,中國97年齡段國奧隊0比2負于烏茲別克斯坦隊。在還有一輪的情況下,兩戰全敗的中國隊無緣東京奧運會。賽后,國內媒體對國奧的失利進行了總結報道。
澎湃新聞:青訓工作落后注定中國足協不會成功
對于中國足球來說,無緣奧運會不過是一次“常規操作”,但對于期待觸底反彈的中國足球來說,我們依舊摸不清“底”在哪里。
這種認命的無奈,其實并非出自于此前和烏茲別克斯坦、韓國以及伊朗同分一組的壞運氣,就整體而言,自從1988年漢城奧運會后,中國國奧隊就再也未能在奧運會預選賽取得過出線(2008年東道主身份參賽)。
球員在青訓期間10年的各種落后,注定了中國足協靠最后兩年時間“臨時抱佛腳”的辦法不會成功。
廣州日報:沒張玉寧國奧失去支點
國奧隊失去張玉寧這一在前場的支點,入替的楊立瑜與張玉寧不是同一類型的球員,其他在上半場換位調整的前場球員同樣無法完全替代張玉寧的戰術作用。加上體能影響,穩固防守的國奧隊在上半場攻防轉換難以提速,難以在第二落點拿住球,難以在前場組織起太多有威脅的進攻。
南都體育:未來很長一段時間 中國男足晉級奧運幾乎不可能
鑒于奧運會男足比賽在亞洲的名額極其有限,最多4支球隊,所以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男足要晉級奧運會都會很困難,幾乎不可能。世界杯倒是先有可能。2026年世界杯就擴軍成48支參賽隊了,亞洲很有可能拿到8個名額。這個倒還能幻想一下。中國男足在未來這些年如果爆冷的話,極限正好是亞洲八強。
周到上海:未來十年的國奧只會更差
面對中國男足又一次無緣奧運,我們無需自欺欺人地用“鍛煉隊伍,放眼未來”為借口自我安慰了。因為以這支國奧為班底構建國家隊,即使到了2026世界杯預選賽,也是不值得期待的。很多人說,這是史上最差的一屆國奧,當然這種說法沒有得到過官方認證。畢竟從布拉澤維奇帶隊的89'國奧至今,連續三屆國奧都被稱為“史上最差”。不過有一點幾乎是肯定的,即從現在算起的十年里,這屆國奧會是最好的一屆,因為目前組成國青和國少隊的球員實力更弱。
北青體育:郝偉很大機會被繼續重用
雖然國奧隊提前無緣東京奧運會正賽,但以郝偉為首的新球隊教練團隊卻憑借勤奮的工作態度贏得中國足協的肯定。郝偉接下來被中國足協繼續重用也將是大概率事件。
天津日報:各級國字號向“土帥+洋顧問”平穩過渡中
洋帥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他們有一個通病——不接地氣。
未來一段時間內,中國各級國字號將向“土帥+洋顧問”模式過渡,這是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比較贊賞的提升隊伍競爭力的辦法:本土教練負責帶隊訓練和比賽戰術安排,給隊員講明白他們的訓練中哪些是好的是正確的,需要解決什么問題,比賽位置要求是什么;洋顧問提供數據、建議和意見供主教練考慮采納。陳戌源還主張給主教練一個執教周期,讓他們安心干上一段時間。
文/黃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