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林克報道
2014年7月,在詹姆斯宣布離開邁阿密時,熱火一度陷入到危機當中。當時球隊雖然留下了波什,但后者因為血栓的出現,導致了職業生涯終結。所以在2014-2019年這5年之間,熱火經歷了相當灰暗的一段時光。雖然通過交易得到德拉季奇一度讓球隊看到曙光,但球隊整體還是相當掙扎。
跟賽場上的表現相仿,熱火在過去幾次追逐大牌自由球員時,也均已失敗告終。從凱文·杜蘭特到戈登·海沃德,熱火心儀的目標統統落空。所以,熱火選擇了改變策略。2017年,在錯失海沃德之后,他們開始給那些非球星的球員開出大合同。這個策略讓熱火在4年時間里花了超過1億美金,時至今日,迪昂·維特斯和詹姆斯·約翰遜的合同,還像枷鎖一樣牢牢地鎖在熱火的脖子上。
“這都怪我,你可以把所有的責任都歸結在我身上,因為我是在那個午夜(2017年7月1日 )做出決定的人,”帕特·萊利說,“我不想看到他們兩個人出現在其他球隊的陣容中,因為在我看來,那種局面如果出現的話,情況可能會比現在更糟糕。”
還有,也是在那個夏天,萊利又給凱利·奧利尼克開出了一份4年的合同。考慮到熱火在前一年,也就是2016年的夏天,已經匹配了替補泰勒·約翰遜價值5000萬的合同,所以2017年夏天他們的幾個決定,也并不讓人感到意外。
在不斷給角色球員開出合同的同時,熱火也提出了一句新的口號:熱火文化(Heat Culture)。這句口號,再結合當時他們的建隊方式,的確非常有說服力,也讓熱火一度成為NBA團隊氛圍最好的球隊之一。只不過,文化不能給球隊帶來冠軍戒指,只有球星可以。
“每個人都在追求明星,”熱火主教練斯波爾斯特拉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此話在NBA算得上真理,但能夠真正實現目標的人,卻也寥寥無幾。不過,萊利已經用不止一次的事實證明,他具備這個實力。而且相比指揮明星球員在場上拼上,萊利在引進明星球員方面更具備實力。
上賽季結束的時候,萊利通過此前幾年的調整,讓熱火慢慢地走回到正確的軌道上。當時,熱火的風格是在場上奮力拼殺,然后爭取到一個5到8名之間的常規賽排位。在萊利為球隊勾畫的藍圖中,他們本來認為要一直等到2020年夏天,才有機會擺脫球隊的幾個大合同,然后迎來那位他們期盼已久的球星。不過巴特勒的出現,讓這一切提前了。
在一筆涉及到4支球隊的大交易中,熱火通過先簽后換的方式得到了吉米·巴特勒。一切都如昨日重現——2005年熱火參與到一次5支球隊、13位球員的大交易,然后在2006年奪冠;2010年,熱火也是通過先簽后換的方式,先后得到了詹姆斯和波什。如今的熱火,又開始“重操舊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