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劉川
經BBC等英國媒體證實,蘇格蘭足總正在醞釀修改一項重要的青少年足球規則:該地區的U12少年組的小球員,今后可能將禁止在足球比賽中使用頭球。涉及這項禁令的規則最快可能將在數周之內公布,蘇格蘭將成為美國之后,首個通過類似頭球禁令的歐洲地區。
禁止U12球員進行頭球的相關探討和辯論其實在去年10月就已經展開。這是因為當時有6名來自格拉斯哥大學,相關神經科學與心理學研究所和心血管與醫學科學研究所,以及伊麗莎白女王大學醫院的神經病理學機構的專家發布了一份名為《前職業足球運動員的神經組織退化疾病死亡率研究》的報告。
這份報告在結論中肯定了退役職業足球運動員和腦神經損傷所造成的癡呆癥狀之間的聯系,報告團隊中來自蘇格蘭足協的醫生約翰·麥克林更是指出,他們的研究顯示退役球員罹患腦部損傷所造成的癡呆癥狀并致死的風險,要比常人高出大約3.5倍。不過與此同時,麥克林在采訪中也指出,他們的研究還并未發現有證據進一步顯示退役職業球員的這一高風險數據和頭球有關,但是他仍舊呼吁相關機構立即采取措施:“我們的研究并非是為了揭開這其中的所謂(科學)謎團,但是我們不能在這干等著相關證據的出現,而是應該采取切實的措施,要知道現在小球員在訓練中的頭球頻率要遠遠多于比賽期間。”
蘇格蘭足總對這份報告的態度十分積極,他們決定最快在本月月底推行關于U12少年組球員比賽禁止頭球的規則。不過英格蘭那邊,足總則對這份報告持謹慎的態度,他們指出報告中這些退役球員在年輕時使用的足球和現在的比賽用球早已截然不同,且這份報告僅僅對部分退役的職業球員采取了抽樣調查研究,但是對基數更為龐大的非職業球員并未做相應的調查和分析。而且正如麥克林承認的那樣,他們的調查無法證明球員年輕時采用頭球和在年老罹患癡呆癥之間有任何因果關系。
英足總也有自己的統計數據,他們發現在U12這個年齡組的足球比賽里,小球員使用頭球的頻率要遠遠低于人們的印象:在相關年齡段的足球比賽中,平均每場比賽小球員的累計頭球次數僅為1.5次。因此在切實的科研證據出現之前,英足總不傾向于更改任何年齡組的比賽規則。不過會在小球員的日常訓練中進行相關的安全防范措施。
而在蘇格蘭之前,美國已經在2016年1月在所有大聯盟俱樂部的青訓梯隊,以及相應年齡的國家隊,以及青年球隊實施了限制和禁止小球員使用頭球的規則。和蘇格蘭足協的主動修改不同,美國方面率先做出變化的起因是一項集體訴訟:2014年加州的一些球員和球員家長對國際足聯、美國足協和美國青年足球協會發起了一項集體訴訟,起訴這三家機構在面對兒童和少年腦部損傷風險時,在活動規則制定上粗疏大意,沒有啟動應有的保護機制。這導致美國足協在2015年推出現行新規:10歲以下的小球員在比賽和訓練中徹底禁止使用頭球,并對11歲到13歲這個年齡段小球員的頭球訓練項目進行大幅的削減和限制。
而一眾退役球員對此的態度,則因為關系到切身利益,大多對蘇格蘭足總的舉動持贊賞態度。在阿森納和凱爾特人效力過的前鋒約翰·哈特森對BBC說道:“頭球是我比賽中的重要一環,我球員職業生涯的幾次轉會,主教練之所以看中我,就是因為我的頭球能力。然而一些球員可能會因此遭遇緊急狀況,一些之前的名宿在退役后也備受癡呆癥狀的折磨。所以我覺得蘇格蘭足協能夠率先對此做出一些實際行動,是很讓人感到欣慰的。”
而英國球迷對蘇格蘭足總此舉也看法不一。有球迷指出,足球比賽中球員主動頭球造成的腦部沖擊和頭部痛感,其實要遠低于被足球被動擊中頭部。因為前者的頭球目的是在尋求改變皮球運轉方向,頭部并未完全受力;而后者被皮球擊中頭部時,則承受了射門或傳球的所有力量。按照美國和蘇格蘭足協的邏輯,是否以后的U12比賽完全以地面傳控配合更加穩妥,同時禁止球員在身前幾米有防守球員的情況下射門,禁止定位球的長傳或射門出現被動頭球,否則他們在比賽和訓練中禁止頭球的法規并沒有太大意義。而如果要徹底杜絕小球員頭部和足球發生任何接觸的話,這項運動將從根本上被改變。